[发明专利]轴箱拉杆的零部件组装工装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5612.5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祥;包胜军;刘春铮;刘仁彬;彭浩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箱 拉杆 零部件 组装 工装 方法 | ||
轴箱拉杆的零部件组装工装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磁性的支撑筒、下顶装置和上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筒套在橡胶球铰的下端并吸紧,下顶装置具有与支撑筒相对应的放置腔,支撑筒置于放置腔中,且顶部从放置腔中伸出与橡胶球铰下端的端盖接触并压紧卡圈,下顶装置与橡胶球铰下端的端盖不接触,上压头盖在橡胶球铰的上端,置于橡胶球铰上端的端盖上。本发明用于轴箱拉杆中卡圈、橡胶垫和端盖的组装,降低轴箱拉杆的组装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并保护卡圈在轴箱拉杆的组装过程中不变形,提高卡圈对橡胶球铰的卡紧力和轴箱拉杆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箱拉杆的零部件组装,用于轴箱拉杆的组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轴箱拉杆的零部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检测车轴箱拉杆组件,其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主要由橡胶球铰100和杆体101过盈配合而成。橡胶垫103放置于杆体101端面,其上套端盖104,端盖104内侧卡槽与球铰内侧卡槽一起放置卡圈102,橡胶垫103与端盖104、卡圈102之间均为间隙配合。由于卡圈102受橡胶垫103因高度压缩而产生的回弹力,导致卡紧,致使球铰上下受限制。
如图2所示,卡圈102为两瓣结构,组装轴箱拉杆时,先将橡胶球铰100压入杆体101中,然后将橡胶球铰两端套入卡圈、橡胶垫和端盖,最后通过压机压缩橡胶垫,将卡圈推入端盖104内侧卡槽与球铰内侧卡槽中,橡胶垫回弹即可卡紧。但是在橡胶球铰两端套入零部件的过程中需要将橡胶球铰翻转调头,翻转时需手动捏紧卡圈防止掉落,操作繁锁难度大。而且在压机压缩橡胶垫过程中,卡圈单独受力,容易产生变形,影响卡圈对橡胶球铰的卡紧力和轴箱拉杆的结构稳定性。
检索到相关的现有专利:
CN 103758854 A,明公开了一种推力杆球头总成及其组装工装及其组装方法,所述推力杆球头总成包括推力杆球铰和推力杆球头,推力杆球头包括推力杆球头本体和设置在推力杆球头本体两端的翻边结构,翻边结构与推力杆球头本体是一体成型的;通过推力杆球头本体两端的翻边结构与推力杆球铰相配合将推力杆球铰限位在推力杆球头内。
CN 202070887 U,一种无金属外套球铰定位压装工装,包括底板、手柄、刻度盘、支撑筒、旋转止挡、弹簧、定位销、定位筒、导压筒和压头;其中刻度盘安装在底板的滑槽中,刻度盘可以沿滑槽滑动;支撑筒通过子口套在刻度盘上,支撑筒可以在刻度板上转动;在支撑筒的下平面开有扇形槽,在旋转止挡的套入刻度盘的部分开有键槽,手柄插入键槽中,工作时手持手柄带动旋转止挡转动。
CN2936544Y, 一种推力杆球铰偏角度双头压入装置,采取双头一次压装的方式,在同一底板上分别放置两个与推力杆两端橡胶金属球铰安装孔相适应的支撑筒,支撑筒为活动导向结构,在支撑筒外壳内套装有可沿支撑筒上下滑动的导向筒,在导向筒内安有复位的弹性复位机构。
上述现有专利只有关于轴箱拉杆中球铰与杆体的压装结构及方式,并没有提到在球铰与杆体组装后,如何将球铰两端的零部件进行组装,以限定球铰在杆体上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轴箱拉杆的零部件组装工装及方法,用于轴箱拉杆中卡圈、橡胶垫和端盖的组装,降低轴箱拉杆的组装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并保护卡圈在轴箱拉杆的组装过程中不变形,提高卡圈对橡胶球铰的卡紧力和轴箱拉杆的结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轴箱拉杆的零部件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磁性的支撑筒、下顶装置和上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筒套在橡胶球铰的下端并吸紧,下顶装置具有与支撑筒相对应的放置腔,支撑筒置于放置腔中,且顶部从放置腔中伸出与橡胶球铰下端的端盖接触并压紧卡圈,下顶装置与橡胶球铰下端的端盖不接触,上压头盖在橡胶球铰的上端,置于橡胶球铰上端的端盖上。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筒具有与橡胶球铰端头相对应的内腔,并在内腔中设置磁铁,所述的磁铁使支撑筒吸紧在橡胶球铰上,将橡胶球铰上的卡圈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5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