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村公路隧道发光诱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5673.1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徐弯弯;吕宁生;孟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8/00;E01F9/20;E01F9/559;F21W131/101;F21W11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公路 隧道 发光 诱导 系统 | ||
1.一种农村公路隧道发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隧道不同路段的光环境特征、驾驶员驾驶特性和视觉特征,把短隧道分为<200m短隧道和200~500m中短隧道,且200~500m短隧道依次分为:入口段、中间段、出口段,并根据路段特征设置多频多尺寸的发光诱导设施;中间段中还设置提醒区;
发光诱导设施中,将隧道内高频信息间距定义为一个高频设计单元,中频信息间距定义为一个为中频设计单元,低频信息间距定义为一个为低频设计单元,不同频率信息的设计单元组合设置为一个完整的设计单元,取一个完整的设计单元内高频信息间距/中频信息间距/低频信息间距=0.25/1/4,当车速为20~50km/h时,低频信息间距取40~64m,中频信息间距取10~16m,低频信息间距取2.5~4m;
发光诱导设施的亮度和位置根据驾驶员隧道内的注视点分布特征设置如下:
高频小尺寸诱导信息设置于车道外侧或检修道处且亮度最高,中频小尺寸诱导信息设置于侧墙且亮度低于路缘诱导信息,中频信息中尺度诱导信息设置于侧墙,低频大尺度诱导信息设置于侧墙延伸至隧道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公路隧道发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200~500m中短隧道中:1)入口段与出口段长度均为45~60m,入口段是以隧道入口为起点,隧道内距入口45~60m处为终点的路段,出口段即以隧道内距隧道出口45~60m为起点,隧道出口为终点的路段;2)中间段为隧道路段内除去入口段、出口段后的部分即为隧道中间段;3)提醒区为中间段中的一段,提醒区中点为隧道路段的中点,由该中点分别向出口和向入口各延伸相同距离,长度为一个低频设计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村公路隧道发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入口段与出口段:车道外侧边缘和对向车道分界线上设置猫眼道钉构成标线,各标线上猫眼道钉间距为2.5~4m;检修道外侧壁设置蓄能自发光轮廓标,同一侧检修道外蓄能自发光轮廓标之间间距为2.5~4m,与猫眼道钉保持横向水平;侧墙设置3道反光环,反光环之间间距10~16m;反光环上侧墙2m高处设置蓄能自发光诱导标,横向上反光环与猫眼道钉蓄能自发光轮廓标保持同一直线位置;反光环间距:自发光诱导标间距:猫眼道钉或自发光轮廓标间距=4:4: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农村公路隧道发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段:车道外侧边缘和对向车道分界线上设置猫眼道钉,间距为2.5~4m;检修道外侧壁设置蓄能自发光轮廓标,间距为2.5~4m,与猫眼道钉保持横向水平;侧墙两侧,反光环与反光条间隔设置,每两条反光环间有3条反光条,反光环间距为40~64m,反光条间距为10~16m;反光环上侧墙2m高处设置蓄能自发光诱导标;横向上反光环与猫眼道钉蓄能自发光轮廓标保持同一直线位置;反光环间距或自发光轮廓标间距:反光条:猫眼道钉或自发光轮廓标间距=16: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村公路隧道发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段的提醒区,猫眼道钉、蓄能自发光轮廓标、蓄能自发光诱导标以及反光条的设置方式与中间段其余部分相同,不同点为采用彩色反光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村公路隧道发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段的提醒区,反光环采用红色、黄色、绿色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公路隧道发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200m短隧道中,车道边线外侧和对向车道分界线上设置猫眼道钉,间距为2.5~4m,猫眼道钉表面由高强级反光膜制作;检修道外侧壁上设置自发光轮廓标,自发光轮廓标间距为2.5~4m,与猫眼道钉水平,表面由蓄能自发光材料制作;侧墙间隔设置反光环与反光条,宽都为10cm,反光条高2m,反光环与相邻反光环间距为20~32m,反光条与相邻反光条间距为20~32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公路隧道发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蓄能自发光轮廓标和蓄能自发光诱导标采用蓄能自发光材料;所述发光诱导设施中,猫眼道钉用左黄右白超强级反光膜;反光条和反光环采用超强级反光膜;反光条和反光环均采用四类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56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激光照明装置
- 下一篇:LED灯串全自动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