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7396.8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殷东林;梁仿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东林;梁仿世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牛 菌丝体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是一种珍稀药用真菌,素有“药中之王”、“森林中之红宝石”的美誉。牛樟芝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为多糖和三萜类物质,其中牛樟芝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细胞、改善心血管循环系统、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作用。药理研究表明牛樟芝三萜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保肝、调节免疫、抑制血管新生、抗肿瘤、抗炎症、抗氧化等。牛樟芝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药用真菌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野生牛樟芝生长缓慢,资源短缺,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目前,人工培育牛樟芝技术尚未成熟,特别是工厂化生产牛樟芝的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目前牛樟芝人工培育技术大致可以分为液体发酵法、固体培养法、椴木栽培法三种。液体发酵法:利用500公升甚至吨级以上的液体发酵罐进行牛樟芝樟芝菌种液体发酵以收取菌丝体;培养时间短,约七至十四天左右;但无法取得野生樟芝特有的三萜类。固体培养法:将牛樟芝樟芝菌种以太空包进行菌丝体培养。太空包含有纤维物、醣类、五谷杂粮类等;能获得与野生牛樟芝樟芝外形相似但不一样的成分,培养时间三个月以上;培养成本高。椴木栽培法:利用牛樟芝原有宿主牛樟树椴木为培养基栽培牛樟芝;能获得与野生樟芝相同之成分,功效相同,避免野生牛樟树被盗伐;但培养时间长达2-3年,培养成本高。综上所述的三种培育方法,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1)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出的牛樟芝菌丝体三萜类含量极低,药用价值低;2)采用固体培养法生产牛樟芝菌丝体培养周期较长,易污染,成功率低,培养成本高;3)采用椴木栽培法生产与野生牛樟芝品质相当的产品,须采用牛樟木作为培植菌木。然而牛樟树已列为中国台湾珍稀树种(一级保护),原料来源十分困难,且牛樟树的种植条件要求较高,生长周期长,工厂化生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牛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牛樟芝菌丝体培养周期长、成功率低及药用价值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牛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牛樟芝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与提纯,得到活化好的母种;
将所述活化好的母种接种到液体摇瓶培养基中进行静置培养,待菌丝萌发且无污染后进行搅拌培养,获得摇瓶种;
将所述摇瓶种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菌丝体;
将所述发酵菌丝体作为液体菌种接种到人工合成固体培养基质上并发酵培养30-90天,得到樟芝菌丝体。
作为优选,所述斜面培养基由以下原料组成:马铃薯100g/L-200g/L、葡萄糖 10g/L-20g/L、玉米粉10g/L-50g/L、蛋白胨2g/L-5g/L、硫酸镁0.1g/L-1g/L、磷酸二氢钾 0.2g/L-2g/L、VB110g/L-50mg/L、琼脂粉16g/L-20g/L;所述将樟芝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与提纯的培养温度为25℃-30℃。
作为优选,所述摇瓶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5℃-33℃,所述摇瓶培养为静置培养3-4天;所述搅拌培养是将摇瓶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进行培养,所述搅拌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5℃-33℃,所述搅拌培养的培养时间为6-10天。
作为优选,所述液体摇瓶培养基由以下原料组成:马铃薯汁10g/100mL-50g/100mL、葡萄糖1g/100mL-4g/100mL、玉米粉1g/100mL-5g/100mL、蛋白胨0.2g/100mL-1g/100mL、硫酸镁0.01g/100mL-0.1g/100mL、磷酸二氢钾0.02g/100mL-0.2g/100mL、VB10.001g/100mL-0.01g/100mL及琼脂粉0.01g/100mL-0.2g/100mL。
作为优选,所述发酵培养是在发酵罐中进行,所述发酵罐的罐压为0.02Mpa-0.08Mpa;所述发酵培养的通气量为1:0.2-2.0;
所述发酵培养的接种量为1%-10%,所述发酵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5℃-33℃,所述发酵培养的培养时间为3-13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东林;梁仿世,未经殷东林;梁仿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7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