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P73 C端抗原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57834.0 申请日: 2017-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7746430B 公开(公告)日: 2021-03-23
发明(设计)人: 马茂森;孟超;关素梅;张旭;李保芬;毛茹倩;杜晓丹;周晶金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金虹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435 分类号: C07K14/435;C12N15/70;C07K16/18;C12N5/20;G01N33/577
代理公司: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 孙晓凤
地址: 301600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gp73 抗原 制备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GP73 C端蛋白,由此制备抗GP73 C端的单克隆抗体,为了解决目前临床上缺乏GP73定量检测试剂盒作为肝硬化早期诊断检测手段的不足,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准确灵敏、质量稳定、可大规模生产的检测试剂盒及其测定方法,以便从蛋白水平上观察GP73表达含量,能尽早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有效预防肝硬化的进一步恶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GP73 C端抗原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以及癌变等并发症。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及隐源性肝硬化等。

Child-Pugh分级标准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对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的分级标准,该标准最早由Child于1964年提出,当时Child将患者5个指标(包括一般状况、腹水、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的不同状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记以1分,2分和3分,并将5个指标计分进行相加,总和最低分为5分,最高分为15分,从而根据该总和的多少将肝脏储备功能分为A、B、C三级,预示着三种不同严重程度的肝脏损害(分数越高,肝脏储备功能越差)。但由于患者的一般状况项常常不易计分,随后Pugh提出用肝性脑病的有无及其程度代替一般状况,即如今临床常用的Child-Pugh改良分级法。

肝硬化又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相当于Child-Pugh标准中的A级,失代偿期相当于B和C级。

肝硬化疾病呈现一个慢性过程。在Child-Pugh的任一级,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其病理组织学上均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肝纤维化是疾病演变中一个连续进展的过程,也是慢性肝病演变为肝硬化的中间必经阶段。

临床上较难将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两者截然区别,但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肝纤维化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仅是一种伴随多种慢性肝病的肝脏病变,肝纤维化是由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过度沉积而引起的,肝硬化则是过度纤维化使肝脏萎缩变硬而引起的。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其早期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多种肝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通常较难逆转。

肝纤维化的病理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肝硬化则有假小叶形成,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脏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

总之,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早期诊断有助于在肝纤维化阶段进行有效的治疗,使肝脏疾病成为可逆,否者发展成为肝硬化预后较差。

目前诊断肝硬化的辅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肝活检和实验室的血清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结果可靠,但是只有肝脏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时才能发现,因而不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肝脏活检可以建立肝硬化的明确诊断,但是由于其创伤性,较难为患者接受。而目前实验室的血清学检测均为肝纤维化检测,很难给出肝硬化的明确诊断。以肝纤维化阶段的四项检查(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酶)为例,肝纤维化四项检查因为受到肝脏的炎症影响较大,因此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不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虹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虹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7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