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结构氧化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3647.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3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于鹏飞;何亚婷;徐文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赵嬛嬛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结构 氧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结构氧化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由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组成;所述池体设有氧化沟进水管和回流污泥进水管;所述氧化沟进水管和所述回流污泥进水管与所述缺氧池相连;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在所述池体中形成上下双层结构,所述好氧池为圆环状折流结构,内设有表面曝气机;所述缺氧池为圆环状结构,内设有曝气系统;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设有回流水道;所述二沉池位于所述池体中央,被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环绕,所述二沉池纵截面为倒T形结构;所述好氧池的出水渠与所述二沉池的进水管相连;所述二沉池内设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连通二沉池的排泥管,所述二沉池还设有二沉池排水管和环形二沉池出水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双层结构氧化沟,针对采用表面曝气器的传统氧化沟工艺池深浅、占地面积大、表面热量散失快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水厂面积有限和寒冷环境的污水处理厂,能够显著提高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占地面积、投资和运行费用。
背景技术
氧化沟(OxidationDitch),又称氧化渠,是一种基于活性污泥法的变形工艺设备,外形呈封闭环状沟,其特点是混合液在沟内不中断地循环流动,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段,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去除。
世界上的第一座氧化沟由帕斯维尔(A.Pasveer)博士设计,使用Kessener转刷式表面曝气机,于1954年在荷兰伏肖汀(Voorschoten)镇建造并投入使用,因而被命名为“帕斯维尔沟”,设计形式是在单沟式渠道中分进水、曝气净化、沉淀和排水四个基本工序运行。后来的规模型氧化沟增加了沉淀池,使曝气和沉淀分别在两个区域进行,可以连续进水、连续出水。
氧化沟技术一问世就引起了各国环保界的极大兴趣,自1954年荷兰建成第一座间歇运行的氧化沟以来,氧化沟在欧洲、北美、南非及澳大利亚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其工艺和构造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处理能力不断地提高,已经建成规模为650,000m3/d的大型的以氧化沟为主要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同时处理范围不断地扩大,不仅能处理生活污水,也能处理工业废水,而且在脱氮除磷方面表现了极好的性能。
我国在研究和推广应用氧化沟技术方面也有了很迅速的发展。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第一座氧化沟工艺应用于邯郸市东郊污水处理厂之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0余座大型氧化沟污水厂在运行中,其中邯郸市东污水厂处理能力(第一期)为66,000m3/d;昆明市第一污水厂处理能力为55,000m3/d;桂林市东区污水厂处理能力为40,000m3/d;金山水质净化总厂的三槽式氧化沟处理能力已经达到138,800m3/d;另外,有一些小型氧化沟,处理能力为200-1000m3/d不等,主要用于小区及工业废水的处理。
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表明,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优点有:
(1)采用的机械设备少,运行管理十分方便,不要求具有高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
(2)对高浓度工业废水有很大的稀释能力,能承受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消除其对活性污泥细菌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其中含有的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3)氧化沟污泥生成量少,且已在氧化沟中得到好氧稳定,不需要设污泥消化池,因而使得污泥后处理大大简化,节省运行费用,且便于管理;
(4)处理流程简单,构筑物少,一般情况下可不建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某些条件下还可以不建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因此基建费用较省;
(5)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可靠,出水水质不仅可满足BOD5和SS的排放标准,且可实现脱氮、除磷等深度处理的要求;
(6)当需要进行脱氮除磷处理时,氧化沟的能耗和运行费用较传统的处理流程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3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