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存储系统的印制电路板及其布线方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6063.1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 | 分类号: | G06F30/3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存储系统 印制 电路板 及其 布线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存储系统的印制电路板,包括开关单元和反馈回路单元,反馈回路单元的线路上的任意一点与开关单元的边缘位置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至少为阈值S,阈值S根据公式S=10H+K计算得出;其中,开关单元与反馈回路单元位于印制电路板的同一层,H为反馈回路单元所在的第一层印制电路板到与之相邻的第二层印制电路板之间的厚度,K为常量且通过印制电路板的空间尺寸设置。因此,可根据公式S=10H+K计算出阈值S,即可规范指导有关工作人员在印制电路板的同一层进行布线,进而避免了电源瞬时响应稳定性低的问题、提高了存储产品开发可靠性。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存储系统的印制电路板的布线方法及装置,效果如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存储系统的印制电路板及其布线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云计算时代,大量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都需要大容量的存储载体,通常这种大容量的存储载体,即存储服务系统存储数据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大量数据流高速传送的过程,而该过程的有效传送需要电源部分有良好的瞬时响应,即电源系统接收到某一典型的信号输入时,其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在存储服务系统中,电源的瞬时响应是评估电源稳定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电源完整性检测中重点关注的指标。
影响电源稳定性评估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制作电源时相关器件的选型、原理图的设计以及印制电路板的布线等,在存储载体硬件设计中,印制电路板上的布线方式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若在其布线方面未能考虑全面,例如,在敏感信号的布线时,距离开关器件过近,或反馈信号布线方式未按差分耦合方式布线等,就容易导致电源瞬时响应不稳定,表现为数据存储异常。
现今,设计者为了追求良好的电源瞬时响应,通常只是要求对敏感信号的布线远离开关器件,并未明确统一具体数值,规范指导印刷电路板布线,即无明确参考值,随意布线。这时就会导致电源瞬时响应不稳定、存储产品开发可靠性低。
由此可见,如何克服印制电路板布线时导致的电源瞬时响应稳定性低、存储产品开发可靠性低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存储系统的印制电路板及其布线方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印制电路板布线时导致的电源瞬时响应稳定性低、存储产品开发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存储系统的印制电路板,包括开关单元和反馈回路单元,所述反馈回路单元的线路上的任意一点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边缘位置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至少为阈值S,所述阈值S根据公式S=10H+K计算得出;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反馈回路单元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同一层,H为所述反馈回路单元所在的第一层印制电路板到与之相邻的第二层印制电路板之间的厚度,K为常量且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空间尺寸设置。
优选地,反馈回路单元的线路的布线方式具体为:采用差分耦合方式布线。
优选地,K为常量且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空间尺寸设置具体为:所述常量K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空间尺寸呈负相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存储系统的印制电路板的布线方法,具体在印制电路板的同一层布线,包括:
获取反馈回路单元所在的第一层印制电路板到与之相邻的第二层印制电路板之间的厚度H;
通过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空间尺寸选取常量K;
根据公式S=10H+K,计算阈值S,以根据所述阈值S进行布线;
其中,所述阈值S为所述反馈回路单元的线路上的任意一点与开关单元的边缘位置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
优选地,反馈回路单元的线路的布线方式具体为:采用差分耦合方式布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6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