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6487.8 | 申请日: | 2015-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3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翔榕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32;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前模多穴单元穴位四面抽芯变浇注方式注塑模具,包括所述弯销(1)、上型芯镶件(2)、斜抽芯滑块(3)、耐磨板(4)、脱料镶件(5)、下型芯镶件(6)、压板(7)、点浇口流道(8)、侧浇口主流道(9)、弹簧螺杆(10)、瓣合式型腔滑块(11)、型腔滑块弹簧(12)、顶板联结柱(13)、小拉杆弹簧(14)、小拉杆(15)、脱料板限位螺钉(16)、导柱(17)、长拉杆弹簧(18)、长拉杆(19)、上模座板(20)、脱料板(21)、型腔固定板(22)、顶出推板(23)、下型芯固定板(24)、下模座板(25);模具模架结构组成包括导柱(17)、上模座板(20)、脱料板(21)、型腔固定板(22)、顶出推板(23)、下型芯固定板(24)、下模座板(25);模具浇注系统包括点浇口流道(8)、侧浇口主流道(9)及其次级流道及浇口,侧浇口主流道(9)及其次级流道及浇口由两个瓣合式型腔滑块(11)上的流道拼合而成;点浇口流道(8)开设于型腔固定板(22)上;所述模具两穴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包含两个弯销(1)、两个瓣合式型腔滑块(11)、两个上型芯镶件(2)、两个斜抽芯滑块(3)、两个脱料镶件(5)、两个下型芯镶件(6);模具单穴成型组件包括一个上型芯镶件(2)、两个瓣合式型腔滑块(11)、一个斜抽芯滑块(3)、一个脱料镶件(5)、一个下型芯镶件(6);模具顶出机构组件包括八个脱料镶件(5)、两个顶板联结柱(13)、顶出推板(23);脱料镶件(5)通过螺钉安装于顶出推板(23)上,顶板联结柱(13)通过螺纹与顶出推板(23)紧固联结;模具一个模穴单元型腔由两个瓣合式型腔滑块(11)瓣合而成,瓣合式型腔滑块(11)为定模瓣合式滑块,通过T型槽安装于型腔固定板(22)上,其滑动抽芯动力由型腔滑块弹簧(12)提供,型腔滑块弹簧(12)套于弹簧螺杆(10)上;型芯由上型芯镶件(2)、斜抽芯滑块(3)、脱料镶件(5)、下型芯镶件(6)构成;上型芯镶件(2)安装于型腔固定板(22)上,下型芯镶件(6)安装于下型芯固定板(24)上;模具单模穴侧抽芯机构组成包括弯销(1)、斜抽芯滑块(3)、耐磨板(4);所述模具分三次分型打开,第一、第二次分型打开完成斜抽芯滑块(3)的抽芯及点浇口流道(8)与侧浇口主流道(9)的分离;第三次分型完成瓣合式型腔滑块(11)、上型芯镶件(2)与下型芯镶件(6)的脱离;模具分型定距控制机构由小拉杆弹簧(14)、小拉杆(15)、脱料板限位螺钉(16)、长拉杆弹簧(18)、长拉杆(19)组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次分型模具打开后,注塑机动模板拉动模具动模部分后退,模具首先在第一分型面PL1处打开,斜抽芯滑块3在弯销1的拨动下,完成侧抽芯动作;同时,点浇口流道8同侧浇口主流道9在点浇口处崩断分离;
2)第二次分型模具动模部分继续后退,模具在第二分型面PL2处打开,点浇口流道8由脱料板21从模具浇口套中拔出,自动脱落;
3)第三次分型模具动模部分继续后退,模具在第三分型面PL3处打开,此时,瓣合式型腔滑块11在瓣合式型腔滑块弹簧12的推动下,沿其上的T型槽向下滑移,从而完成瓣合式型腔滑块11的侧面抽芯动作,同步地,上型芯镶件2亦从产品上脱离,从而产品留于下型芯镶件6上;
4)产品顶出模具动模部分继续后退到一定距离后,注塑机顶杆顶住顶板联结柱13,顶板联结柱13将顶住顶出推板23,从而,顶出推板23将顶住脱料镶件5将产品从上型芯镶件2上推出脱模;
5)复位模具分型面依次按PL3-PL2-PL1闭合,瓣合式型腔滑块11先复位,而后是斜抽芯滑块3复位,模具完全闭合后,等待下一个注塑循环开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翔榕,未经郭翔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64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树脂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薄膜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