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Cr14Ni14W2Mo气阀的热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0393.8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4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明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2169***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阀 热加工工艺 时效处理 形变强化 粗坯 固溶 镦制 加工工艺技术 断后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 锻压加工 工艺生产 金相组织 控制阀杆 使用寿命 塑性指标 变形量 传统的 锻压 空冷 水冷 屈服 疲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Cr14Ni14W2Mo气阀的热加工工艺,属于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第一步:镦制气阀粗坯;第二步:固溶;第三步:形变强化;第四步:时效处理。该工艺在传统的固溶+时效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镦制气阀粗坯和形变强化,并严格控制阀杆部及蒜头部锻压加工前的水冷时间、空冷时间、始锻温度、锻压次数和变形量。该工艺能够使4Cr14Ni14W2Mo气阀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显著提高,塑性指标(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并不下降或略有上升,金相组织更加理想,运用该工艺生产的4Cr14Ni14W2Mo气阀,疲劳强度、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得以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Cr14Ni14W2Mo柴油机气阀的热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4Cr14Ni14W2Mo钢制气阀是柴油机心脏的关键运动件之一,又是它的基础零件和易损零件。
作为“心脏”运动件,它是决定柴油机性能与可靠性的关键运动件。
作为基础件,它对柴油机的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气阀在使用周期内失效,将直接造成柴油机上的气缸、活塞、增压器等零部件变形甚至损坏等严重后果,这将给用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气阀是消耗零件,位居“心脏”,要更换它时柴油机需要解体,耗工耗时。如果气阀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必定造成停车事故,特别是船用柴油机,气阀失效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
我国有多种型号柴油机气阀都是引进发达国家设计的图纸(但不提供制造工艺),气阀材料是4Cr14Ni14W2Mo,设计要求:抗拉强度σb≥830MPa、屈服强度σ0.2≥430MPa、断后伸长率δ5≥20%、断面收缩率ψ≥35%、晶粒度级别不低于4级、不许有网状化合物析出。目前,国外热加工4Cr14Ni14W2Mo气阀,采用棒料固溶+冷轧+阀盘成形+时效处理这一工艺来满足设计要求。
按照奥氏体型钢4Cr14Ni14W2Mo的相关文献和技术资料记载,我国热处理强化工艺及各生产厂家使用的热处理工艺均为固溶:1150~1180℃、保温1.5~2小时、水冷;时效:750~770℃、保温5~7小时、水冷(即:固溶+时效的热加工工艺来提高机械性能)。但在多次试制及长期生产过程中,无论怎样调整固溶和时效工艺参数,机械性能都只能达到抗拉强度σb:796~825MPa、屈服强度σ0.2:394~426MPa、断后伸长率δ5:20.5~26%、断面收缩率ψ:36~42%、晶粒度4~7级、无网状化合物析出。
从上述情况可知:强度指标(包括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都不合格,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这就造成了气阀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Cr14Ni14W2Mo气阀的热加工工艺,以提高气阀强度,从而增加柴油机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4Cr14Ni14W2Mo气阀的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镦制气阀粗坯;
采用圆棒料镦制而成带有蒜头部的气阀粗坯,该气阀粗坯的蒜头部直径小于气阀毛坯的阀盘直径,气阀粗坯杆部直径大于气阀毛坯阀杆直径;
第二步:固溶;
用贯通式连续作业高温炉每间隔90~100秒装入一件气阀粗坯,按顺序在1150~1180℃保温1.5~2小时,每间隔90~100秒按顺序先装炉先出,工件入水快冷后出水空冷,此时工件杆部表面温度回升至790~810℃;
第三步:形变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03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