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均匀萎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5969.X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勇;朱雪锋;朱芷影;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冈县凤鸣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2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均匀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红茶均匀萎凋方法,采用萎凋机进行萎凋,萎凋机包括机架、进风机构和萎凋机构;机架上固定有电机;萎凋机构包括转轴和固定筒,转轴上固定有萎凋室,萎凋室设有通气孔,萎凋室上设有口部以及盖体,萎凋室侧壁固定有电磁铁,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内设有排气腔,排气腔侧壁设有排气孔;固定筒位于转轴外周,固定筒侧壁设有关闭件,固定筒上下侧壁分别设有进料门和出料门;进风机构包括风机和干燥箱,风机与固定筒连通,风机固定有加热件,干燥箱与转轴连通,干燥箱与风机连通;包括以下步骤:1)放料;2)萎凋;3)检测;4)出料。本方案使茶叶均匀萎凋并减弱茶叶发酵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萎凋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喝茶有益于人体健康,现在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茶叶的鲜叶无法直接饮用,而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才可以饮用。红茶是茶的一种,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为了生产红茶,公告号为CN10417104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萎凋:选取鲜叶摊放在萎凋槽中通过热风控制温度进行萎凋,萎凋温度为35-38℃,萎凋时间为6-9小时;b、揉捻:要求低温高湿,温度20-24℃,相对湿度为85-90%,揉捻机转速以35-45转/分钟,揉捻不加压,揉捻时间为45-60分钟;c、发酵:把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室温为28-30℃,相对湿度为95-99%的发酵室内发酵,摊叶厚度为6-12cm,有氧发酵5-6小时,发酵后茶叶含水量为60-64%;d、脱水:把发酵后的茶叶放入脱水机中加热脱水,温度为150-250℃;e、做形:采用6CJZ-25型卷曲形做形机把茶叶做成圆形,做形时间为60-90分钟,做形温度为120-150℃;f、烘干:采用热风烘干,烘干时间为15-20分钟,温度为50-80℃;g、提香:采用热风提香,温度为90-110℃,提香时间为2-2.5小时;h、入库冷藏:把提香后的茶叶装袋放入温度为5-10℃的冷藏库中冷藏保鲜。
这种红茶的加工方法使用萎凋槽对鲜茶叶进行萎凋,鲜茶叶放入萎凋槽后,通入的热空气先与位于通气口周围的鲜茶叶接触,该处的鲜茶叶内的水蒸气混入热空气内,使热空气的湿度升高,而湿度越低,水越容易蒸发;且热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热量会散失,而温度越高,水越容易蒸发;综上,位于通气口处的鲜茶叶的萎凋效果最好,远离通气口的鲜茶叶的萎凋效果差,整个萎凋槽内的茶叶的萎凋不均匀。其次,鲜茶叶堆放在萎凋槽内,鲜茶叶内的水分蒸发,会增加通入的气体的湿度,鲜茶叶在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会进行发酵,而经过发酵的茶叶的口感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萎凋均匀并减弱发酵的红茶萎凋方法,以避免萎凋后的红茶口感改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茶均匀萎凋方法,采用萎凋机进行萎凋,萎凋机包括机架、进风机构和萎凋机构;机架上固定有电机;萎凋机构包括固定筒和可被电机驱动的转轴,转轴周向上固定有多个萎凋室,萎凋室侧壁设有多个通气孔,萎凋室上设有供茶叶通过的口部,且口部通过扭簧固定有盖体,萎凋室侧壁固定有可吸附盖体的电磁铁;转轴内设有排气腔,排气腔侧壁设有与萎凋室连通的排气孔;固定筒位于转轴外周,固定筒上部侧壁设有可伸入固定筒内的可关闭电磁铁的关闭件,固定筒上下侧壁分别设有可关闭的进料门和出料门;进风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风机和内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风机的出风端与固定筒连通,风机的出风端固定有加热件,干燥箱与转轴连通,干燥箱与风机的进风端连通;包括以下步骤:
1)放料,先打开进料门和电机,并推动上侧的关闭件,使关闭件伸入固定筒内,依次打开经过关闭件的萎凋室上的电磁铁,萎凋室的盖体打开;萎凋室转动到进料门下方时关闭电机,在萎凋室内放入占萎凋室容量的30%~60%的鲜茶叶,然后下压盖体,电磁铁吸附盖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冈县凤鸣春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凤冈县凤鸣春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5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