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7589.X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白云春毫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A23F3/08;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红茶属全发酵茶,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均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的产量和销量是茶类中较大的一种,红茶的制备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处理,使得绿叶变成暗红色而得。传统工艺制成的红茶容易造成茶叶口感酸涩,滋味过浓,汤色发暗,叶底乌黑黯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能够全面提升了红茶在色、香和口感上的品质,其产品质量等级高,可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品味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选料:
选取每年四月上旬至五月底进行采摘,采取两叶一芽的采摘方式,清晨6~8点进行采摘,放于竹篓内,并将竹篓整齐安放于事先在茶山上挖好的人工洞内,下午5~6点将茶叶运回;
(2)晾青:
将步骤(1)采摘的茶叶放于20℃~25℃的室内茶叶摊晾架上按3~5厘米的厚度进行均摊,摊晾8~10小时,晾至含水量55%~65%时,鲜叶萎凋,叶面颜色变深,叶片变软;
(3)揉捻:
将晾青后的茶叶按轻--重--轻工序进行揉捻,每步工序各揉捻15分钟,重复两遍,每遍全程45分钟;
(4)摊晾发酵:
将揉捻后的茶叶放置箩筐上,平铺厚度6~8厘米,用纯棉布覆盖,在25℃~30℃的自然温度下摊晾发酵5~7小时,每隔60~80分钟对茶叶进行翻动一次;
(5)干燥:
将发酵后的叶片于100℃~110℃下初烘,烘至含水量为55%~60%,室温摊凉40~50分钟后置于炒茶容器内,于85-90℃温度下炒干,直至含水量为10%,低温慢烘至足干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揉捻温度环境为10℃~2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发酵室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茶叶通过选料、晾青、揉捻、摊晾发酵和干燥等工艺处理,并对其工艺参数条件的控制,使得采用本发明加工方法制备的红茶成品具有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亮、茶香持久、滋味醇厚,内质香气浓郁,茶汤颜色鲜亮,全面提升了红茶在色、香和口感上的品质,其产品质量等级高,可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品味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选料:
选取每年四月上旬至五月底进行采摘,采取两叶一芽的采摘方式,清晨6点进行采摘,放于竹篓内,并将竹篓整齐安放于事先在茶山上挖好的人工洞内,下午5点将茶叶运回;
(2)晾青:
将步骤(1)采摘的茶叶放于20℃的室内茶叶摊晾架上按3厘米的厚度进行均摊,摊晾8小时,晾至含水量55%时,鲜叶萎凋,叶面颜色变深,叶片变软;
(3)揉捻:
将晾青后的茶叶按轻--重--轻工序进行揉捻,每步工序各揉捻15分钟,重复两遍,每遍全程45分钟,揉捻温度环境为10℃;
(4)摊晾发酵:
将揉捻后的茶叶放置箩筐上,平铺厚度6厘米,用纯棉布覆盖,在25℃的自然温度下摊晾发酵5小时,每隔60分钟对茶叶进行翻动一次,发酵室空气湿度控制在85%;
(5)干燥:
将发酵后的叶片于100℃下初烘,烘至含水量为55%,室温摊凉40分钟后置于炒茶容器内,于85℃温度下炒干,直至含水量为10%,低温慢烘至足干即可。
实施例2: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选料:
选取每年四月上旬至五月底进行采摘,采取两叶一芽的采摘方式,清晨6点半进行采摘,放于竹篓内,并将竹篓整齐安放于事先在茶山上挖好的人工洞内,下午5点20将茶叶运回;
(2)晾青:
将步骤(1)采摘的茶叶放于22℃的室内茶叶摊晾架上按3.5厘米的厚度进行均摊,摊晾8.5小时,晾至含水量58%时,鲜叶萎凋,叶面颜色变深,叶片变软;
(3)揉捻:
将晾青后的茶叶按轻--重--轻工序进行揉捻,每步工序各揉捻15分钟,重复两遍,每遍全程45分钟,揉捻温度环境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白云春毫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白云春毫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75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揉捻机转动加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理气血养生白茶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