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批量检测用工装以及使用该工装进行的批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5559.3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2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董添;刘彩虹;张盼盼;周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胡亮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批量检测 定位钩 工装 圆周均匀分布 成对分布 定位零件 定向基准 多个零件 角向定位 零件定位 一次装夹 支撑零件 轴向贯通 延伸 角向 卡接 外周 测量 检测 | ||
1.一种批量检测用工装,用于批量定位零件(1),所述零件(1)具有位于中央沿轴向贯通的第一孔(10),所述零件(1)的两端于所述第一孔(10)外侧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孔(11),所述零件(1)的外周于中部处设有环形的凹槽(12),所述第二孔(11)成对分布于所述凹槽(1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批量检测用工装包括布置成一排的多个V型支撑部(2),所述V型支撑部(2)用于支撑所述零件(1),每个所述V型支撑部(2)上朝V型空间延伸设有用于卡接至所述第二孔(11)内以对所述零件(1)进行角向定位的定位钩(3);
所述批量检测用工装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左支板(4)和右支板(5)、以及用于分别连接所述左支板(4)和所述右支板(5)的连接板(6),每个所述V型支撑部(2)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支板(4)和所述右支板(5)上的第一V型支撑部(40)和第二V型支撑部(50),所述第一V型支撑部(40)和所述第二V型支撑部(50)分别用于支撑所述零件(1)相对两端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量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板(4)和所述右支板(5)分别通过螺钉(7)连接于所述连接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量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于每一所述V型支撑部(2)旁侧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V型支撑部(2)一侧的支座(8)、以及连接于所述支座(8)顶端的弹性压板(9),所述弹性压板(9)的自由端向下延伸用于弹性抵压至所述凹槽(12)的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量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连接于所述V型支撑部(2)下方,所述左支板(4)和所述右支板(5)之间具有与所述凹槽(12)位置对应的间隙;于每一所述V型支撑部(2)旁侧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连接板(6)上且位于所述间隙内的支座(8)、以及连接于所述支座(8)顶端的弹性压板(9),所述弹性压板(9)的自由端向下延伸用于弹性抵压至所述凹槽(12)的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批量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8)为安装于所述连接板(6)上的螺柱;所述弹性压板(9)的一端通过螺纹孔与所述螺柱上端旋转连接,所述弹性压板(9)的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以弹性抵压于所述凹槽(12)的底壁的至高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批量检测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钩(3)自所述V型支撑部(2)一体延伸。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所述的批量检测用工装进行的批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S100,将多个零件(1)批量装夹至所述批量检测用工装的V型支撑部(2)上,使得多个零件(1)排成一排,且每个定位钩(3)卡接于对应相应零件(1)上的其中一个第二孔(11)内以实现每个零件(1)的角向定位;
步骤S200,将批量检测用工装和多个零件(1)的整体置放于三坐标测量仪的工作台面(A)上,利用三坐标测量仪的测头采集所述批量检测用工装三个方向的位置,确定工装测量坐标系;
步骤S300,采集位于所述批量检测用工装上的最外侧的零件上的端面以及第一孔(10)的圆心位置,确定所述零件(1)在工装测量坐标系中的精确位置;
步骤S400,将工装测量坐标系转换到以所述零件(1)上的第一孔(10)的圆心位置为零点的零件(1)测量坐标系,并按照技术要求测量所述零件(1)的全部要素;
步骤S500,坐标系回到工装测量坐标系,将所述测头偏移至相邻V型支撑部上对应的零件的位置;采集相应零件上的端面以及第一孔(10)的圆心位置,确定相应零件在工装测量坐标系中的精确位置;将工装测量坐标系转换到以相应零件上的第一孔(10)的圆心位置为零点的零件测量坐标系,并按照技术要求测量相应零件的全部要素;
步骤S600,重复执行步骤S500,直至全部零件被测量完;
步骤S700,按照技术要求,输出测量结果报告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55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