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8336.2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6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岩下秀暁;小西弘顺;喜多野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3/32 | 分类号: | F16H63/32;F16D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齿轮 操作 机构 | ||
1.一种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对叉部进行操作,所述叉部用于对搭载于车辆的变速箱所具备的旋转轴上附带的同步机构进行操作,所述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的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源;
操作轴,由所述动力源予以驱动,且在旋转方向及轴向上移动自如地受到支撑;
被操作构件,对应于所述叉部;
操作用卡合片,附带于所述操作轴,使所述被操作构件在基准位置与卡合位置之间移动;
解除用卡合片,附带于所述操作轴,使所述被操作构件从所述卡合位置返回所述基准位置;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操作轴的动作,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被操作构件从所述卡合位置返回所述基准位置时,具有使用所述解除用卡合片的第1解除模式与使用所述操作用卡合片的第2解除模式,并且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同步机构之间的传递动力小于规定时,使用所述第1解除模式,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同步机构之间的传递动力为规定以上时,使用所述第2解除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用卡合片的长度形成得长于所述解除用卡合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操作构件可朝两方向移动,
所述被操作构件中的任一个所述被操作构件构成为,在朝其中一侧移动时,使对应的所述同步机构移动,而在朝另一侧移动时,不使任何所述同步机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操作构件为多个,
所述控制部对于所述被操作构件中的规定的被操作构件使用所述第2解除模式,对于所述规定的被操作构件以外的被操作构件使用所述第1解除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用所述第2解除模式时,使所述操作用卡合片在与所述规定的被操作构件邻接的位置处待机后,进行卡合解除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有停车指示时,使用所述第1解除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有停车指示时,使用所述第1解除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坡度判定部,判定坡度,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车辆停止时由所述坡度判定部判断坡度为规定值以上时,使所述操作用卡合片在与对应于停车档的被操作构件邻接的位置处待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箱的齿轮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坡度判定部,判定坡度,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车辆停止时由所述坡度判定部判断坡度为规定值以上时,使所述操作用卡合片在与对应于停车档的被操作构件邻接的位置处待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83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拨叉控制装置及其双向电磁泵、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灌装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