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引车综合检测台及牵引车综合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7532.6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0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敬天龙;倪侣;郑继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车 综合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牵引车综合检测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检测台(100)和第二检测台(200)、及与所述第一检测台(100)和第二检测台(200)均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300);
所述第一检测台(100)和第二检测台(200)均包括:涡流机(1)、飞轮(2)、电机(3)、减速机(10)、刹车轴(9)、刹车盘(12)、速度传感器(13)、扭力传感器(11)、主滚筒(15)、副滚筒(5)、举升平台(16)、以及升降装置(30);
所述涡流机(1)包括第一旋转轴(101),所述电机(3)包括第二旋转轴(102),所述减速机(10)包括高速轴(103)及与所述高速轴(103)传动连接的低速轴(104);
所述飞轮(2)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轴(101)上,所述第一旋转轴(1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101)的第二端与所述高速轴(103)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高速轴(103)的第二端与所述刹车轴(9)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速度传感器(13)设于所述刹车轴(9)的第二端,所述刹车盘(12)安装于所述刹车轴(9)上,所述扭力传感器(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低速轴(104)和所述主滚筒(15)固定连接,所述副滚筒(5)与所述主滚筒(15)平行间隔排列,所述举升平台(16)设于所述主滚筒(15)和副滚筒(5)之间,所述升降装置(30)与所述举升平台(16)相连用于控制所述举升平台(16)上升或下降;
所述涡流机(1)、电机(3)、速度传感器(13)、扭力传感器(11)、以及升降装置(30)均与所述控制模块(300)电性连接;
所述牵引车综合检测台用于进行非驱动轮的磨合测试、驱动轮的磨合测试、牵引力测试及车速测试;
当进行非驱动轮的磨合测试时,控制模块(300)控制所述涡流机(1)不通电且刹车盘(12)处于非刹车状态,所述电机(3)通电带动主滚筒(15)及与主滚筒(15)接触的非驱动轮转动进行同步磨合;
当进行驱动轮的磨合测试时,控制模块(300)控制所述电机(3)和所述涡流机(1)均不通电且刹车盘(12)处于非刹车状态,牵引车的发动机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主滚筒(15)和副滚筒(5)转动进行同步磨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综合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台(100)和第二检测台(200)均还包括:机架(7),所述涡流机(1)、电机(3)、减速机(10)、主滚筒(15)、副滚筒(5)、及举升平台(16)均设于所述机架(7)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综合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台(100)和第二检测台(200)均还包括:同步带(18),所述第一旋转轴(101)的第二端与所述高速轴(103)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同步带(18)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综合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台(100)和第二检测台(200)均还包括:联轴器(8),所述第一旋转轴(1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102)、所述高速轴(103)的第二端与所述刹车轴(9)的第一端、扭力传感器(11)的第一端和所述低速轴(104)、以及所述扭力传感器(11)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滚筒(15)均通过一联轴器(8)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综合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滚筒(15)的两端、所述副滚筒(5)的两端、所述刹车轴(9)的两端和所述第一旋转轴(101)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座(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综合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台(100)和第二检测台(200)均还包括:光电传感器(14),所述光电传感器(14)设于所述举升平台(16)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综合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台(100)和第二检测台(200)均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手动挡辊(17)及两固定挡滚(4),所述两手动挡辊(17)分别对应于所述主滚筒(15)的两端设置,所述两固定挡滚(4)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举升平台(16)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5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