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萘酰亚胺二羧酸的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8749.9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1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吴辉禄;汤霞;范旭阳;陈英;李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21/14 | 分类号: | C07D221/14;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亚胺 二羧酸 水溶性 离子 荧光 探针 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和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化学名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萘酰亚胺二羧酸的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同时还涉及该铜离子荧光探针高选择性荧光识别铜离子的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和分析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在人体中是仅次于铁和锌,第三多的必须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参与了许多基本生理过程,如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强化,基因表达,神经系统。众所周知,铜在生命体中充当着大量金属酶的催化因子,但是过量摄入铜,会引起一些神经性的疾病,例如Menkes和Wilson疾病、家族性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阿兹海默症和朊粒病,此外,未成年人过量摄入铜,会造成肝脏损伤。因而,在环境和生命体内检测和监控铜离子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是相当重要的。
目前铜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已报道了基于香豆素、罗丹明、二吡咯硼烷类和萘酰亚胺等铜离子荧光探针。然而,这些荧光探针水溶性差、合成复杂,使得他们的应用前景受到限制。因此,研发一类水溶性好、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性的铜离子荧光探针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萘酰亚胺二羧酸的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材料荧光识别铜离子的应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上述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材料在定量检测分析铜离子的应用。
一、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的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材料,是以萘酰亚胺为发色团,羧基为识别基团,其化学名称为:
水溶性铜离子荧光探针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N-正丁基-4-溴-1,8-萘酰亚胺的合成:在乙醇中,4-溴-1,8-萘酐与正丁胺回流进行酰胺化反应,冷却,析出固体,洗涤,干燥,得
4-溴-1,8-萘酐与正丁胺的摩尔比为1:1~1:3;酰胺化反应温度为75~85℃,反应时间为3~4小时。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87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