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植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0910.X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1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曜嘉;林志隆;黄博伟;彭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28B1/24 | 分类号: | B28B1/24;B28B7/38;B28B13/06;C04B35/4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席勇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复合材料 模具 植体 陶瓷 表面微结构 水滴接触角 烧结工艺 射出成形 有效控制 微结构 喷砂 酸蚀 脱模 制备 制造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植体的制造方法。在此方法中,制备陶瓷复合材料。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以在模具的表面中形成多个微结构,其中经表面处理后,模具的此表面的水滴接触角等于或大于120°。利用模具,并以陶瓷复合材料进行射出成形工艺,以使陶瓷复合材料覆盖模具的表面。对陶瓷复合材料进行脱模步骤,以分开陶瓷复合材料与模具的表面。对陶瓷复合材料进行烧结工艺,以形成陶瓷植体。借此,陶瓷植体可无需再经喷砂或酸蚀处理,而可有效控制陶瓷植体的表面微结构的分布与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植体,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陶瓷植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陶瓷植体的成形方式以射出成形技术为主。但由于射出成形后所形成的陶瓷植体的表面光滑,需再经后期工艺来粗糙化陶瓷植体表面。借此,使得陶瓷植体植入后,骨细胞容易攀附上去,进而促进骨整合。常见的陶瓷植体粗糙化工艺有喷砂工艺与酸蚀工艺。
喷砂工艺是利用氧化铝喷砂来对陶瓷植体进行表面处理,以粗糙化陶瓷植体的表面。然而,喷砂工艺不易控制陶瓷植体的表面微结构的分布与尺寸。此外,由于陶瓷材料为脆性材料,很容易在喷砂工艺中产生不易观察到的微裂缝,且喷砂处理后的超音波清洗处理无法将砂材有效清除。
另一方面,酸蚀工艺利用氢氟酸或混合酸等酸蚀液来粗糙化陶瓷植体的表面。然而,酸蚀液不仅易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增加清洁处理成本。此外,若酸蚀液的浓度与酸蚀处理时间没有控制好,将使得陶瓷植体材料的晶界被酸蚀掉,且晶粒变大,进而导致陶瓷植体的强度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陶瓷植体的制造方法,其以例如放电加工方式或超快激光对模具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以使模具表面具有抗沾粘微结构,如此陶瓷植体材料利用此模具而经射出成形与烧结工艺后,即可生成表面粗糙化且具有微孔洞的陶瓷植体。故,运用本方法,陶瓷植体可无需再经喷砂或酸蚀处理,而可有效控制陶瓷植体的表面微结构的分布与尺寸,并可避免传统喷砂工艺与酸蚀工艺所引发的种种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陶瓷植体的制造方法,其可制作出表面粗糙化且具有微孔洞的陶瓷植体,因此骨母细胞容易攀附成长于其上,细胞矿化情形佳。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陶瓷植体的制造方法。在此方法中,制备陶瓷复合材料。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以在模具的表面中形成多个微结构,其中经表面处理后,模具的此表面的水滴接触角等于或大于120°。利用模具,并以陶瓷复合材料进行射出成形工艺,以使陶瓷复合材料覆盖模具的表面。对陶瓷复合材料进行脱模步骤,以分开陶瓷复合材料与模具的表面。对陶瓷复合材料进行烧结工艺,以形成陶瓷植体。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制备陶瓷复合材料包含混炼3Y氧化锆粉末、粘结剂、分散剂以及润滑剂,且以陶瓷复合材料为100wt%计,3Y氧化锆粉末的含量为77.8wt%至84wt%,粘结剂的含量为15.8wt%至22wt%,分散剂的含量为等于或小于0.1wt%,润滑剂的含量为等于或小于0.1wt%。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进行表面处理包含利用激光,此激光为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的激光的功率为100W至500W,且激光的扫描速率为0.2mm/s至3.5mm/s。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进行表面处理包含利用放电加工方式。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形成于模具的表面的每个微结构的粒径为1μm至10μm。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形成于模具的表面的每个微结构为凸起表面。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进行表面处理更包含在模具的表面中形成多个凹陷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0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