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系数获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7189.7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2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帅;方明恩;罗剑波;赵小勇;綦龙;张辉;李娟娟;栗莉;郭靖;张吉祥;张岩;谢立云;彭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高霖 |
地址: | 330024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系数 飞行器 解算 飞行 飞行姿态 风洞试验 气动参数 时间成本 直角坐标 侧滑角 极坐标 攻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系数获得方法,包括获得飞行器气动系数;解算得到气动参数;计算飞行攻角α、飞行侧滑角β;插值得到插值直角坐标气动系数;获得极坐标体系气动系数;得到飞行器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得到飞行器下一时刻的飞行速度和飞行姿态角;解算飞行器下一时刻的气动系数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节省了CFD计算、风洞试验等耗费的研制费用和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系数获得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飞行器体轴系与气流空间几何角度关系,飞行器使用的气动系数分为两种体系:直角坐标体系和极坐标体系。直角坐标体系气动系数随攻角α和侧滑角β两维变化,数据点在空间上呈现矩阵分布,如图1所示。极坐标体系气动系数随总攻角αΣ和滚转角Φ两维变化,数据点在空间上呈现圆形分布,靠近圆心处的数据较密,远离圆心处的数据较稀疏,如图2所示。由图1和图2的数据点分布图可知,直角坐标体系气动系数和极坐标体系气动系数,除了少量的数据点重合外,绝大多数的数据点是不重合的,分布规律差异较大。
直角坐标体系气动系数和极坐标体系气动系数之间存在差异,导致飞行仿真和控制回路设计等在使用两种坐标体系的气动系数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只能使用相同坐标体系下的气动系数,两种坐标体系下的气动系数不能通用,要改变飞行仿真和控制回路设计的坐标体系,必须通过风洞试验、CFD计算等方式获得相同坐标体系下的气动系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直角坐标体系气动系数不能在极坐标体系下使用的问题,找出一种气动系数获得方法。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系数获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风洞试验获得飞行器直角坐标体系下的气动系数;
第二步,获得飞行器飞行参数,并根据飞行参数解算得到气动参数;其中,所述的飞行参数为飞行速度和飞行姿态角,所述的气动参数为总攻角α∑和滚转角Φ;
第三步,根据总攻角α∑和滚转角Φ计算直角坐标体系下的飞行攻角α、飞行侧滑角β:
tanα=tanα∑cosΦ
sinβ=sinα∑sinΦ;
第四步,根据所述的飞行攻角α、飞行侧滑角β,插值得到插值直角坐标气动系数,所述的插值直角坐标气动系数包括轴向力系数法向力系数横向力系数滚转力矩系数偏航力矩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
第五步,根据所述的插值直角坐标气动系数和转换公式获得极坐标体系气动系数,所述的极坐标体系气动系数为轴向力系数法向力系数 Cξ(αΣ,Φ)、横向力系数Cη(αΣ,Φ)、滚转力矩系数偏航力矩系数mξ(αΣ,Φ)、俯仰力矩系数mη(αΣ,Φ);其中的转换公式如下:
和
第六步,使用第五步得到的极坐标体系气动系数进行动力学解算,得到飞行器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
第七步,使用第六步得到的飞行器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进行运动学解算,得到飞行器下一时刻的飞行速度和飞行姿态角;
第八步,根据下一时刻的飞行速度和飞行姿态角解算得到飞行器下一时刻的气动系数,并反复执行步骤一至八获得各个时刻的气动系数,供仿真使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71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