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态坐标的第三腰椎横突损伤自动诊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8436.5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5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若林;朱道佩;桑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34/10;A61B34/20;A61B17/3211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态坐 标的 第三 腰椎 损伤 自动 诊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模态坐标的第三腰椎横突损伤自动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扫描装置(2)、微型手术刀(4)、图像显示模块(6)、液压控制模块(7)、刀刃方向控制模块(8)、控制系统(9);
所述三维扫描装置(2)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系统(9)连接,所述控制系统(9)分别通过导线与图像显示模块(6)、所述液压控制模块(7)、刀刃方向控制模块(8)连接;所述液压控制模块(7)、刀刃方向控制模块(8)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微型手术刀(4)连接;
所述三维扫描装置(2)首先对待检测斜方肌组织(1)进行三维扫描,并将结果传输到所述控制系统(9),经处理后得到损伤发生前后各个预设点的坐标;然后通过所述液压控制模块(7)、刀刃方向控制模块(8)控制所述微型手术刀(4)工作,扫描情况及工作情况实时显示在所述图像显示模块(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态坐标的第三腰椎横突损伤自动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扫描装置(2)包括扫描镜头(3)、存储盒(5)和两个扫描曲面(17);所述两个扫描曲面(17)对称设置在所述存储盒(5)外壁上,两个扫描曲面(17)内表面和存储盒(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扫描镜头(3);三维扫描装置(2)工作时,两个扫描曲面(17)和存储盒(5)开始旋转,从而实现对待检测斜方肌组织(1)的三维扫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态坐标的第三腰椎横突损伤自动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盒(5)由4个环组成,每个环上均设置有若干套管(18)和若干扫描镜头(3);每个套管(18)中均设置有所述微型手术刀(4);每个环均能旋转,从而实现微型手术刀(4)的位置调整和扫描镜头(3)的扫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模态坐标的第三腰椎横突损伤自动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手术刀(4)包括刀头部和刀身部;所述刀头部由刀刃(10)、光纤传感器(11)、微型摄像头(12)组成,所述刀身部由刀身(14)、细管(15)、液体(16)组成;所述刀头部和刀身部通过伸缩装置(13)连接在一起;
所述刀刃(10)设置在所述刀头部端面上,所述光纤传感器(11)设置在刀刃(10)后面,用于监测刀刃(10)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然后将阻力大小传给液压控制模块(7),形成反馈机制;所述微型摄像头(12)设置在所述刀头部外壁上,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系统(9)连接;所述刀身(14)内部设置有细管(15),所述液压控制模块(7)向细管(15)中注入液体(16),为刀刃(10)的行进提供动力;所述刀刃方向控制模块(8)通过调节上下两个伸缩装置(13)的伸长量实现刀刃方向的实时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模态坐标的第三腰椎横突损伤自动诊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部采用高强度钢制作而成,有直型和曲线型式;所述刀刃(10)长度为0.05~5mm;所述光纤传感器(11)的表面设置有0.02~0.03mm的防水涂膜(19);所述刀身(14)采用软体材料制作而成,能折叠,当微型手术刀(4)没有工作时,能通过伸缩装置(13)藏在存储盒(5)中的套管(18)内。
6.一种基于模态坐标的第三腰椎横突损伤自动诊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对人体斜方肌的三维扫描,建立斜方肌的数字化模态坐标;
步骤2:对斜方肌进行三维网格划分;
步骤3:计算斜方肌未发生病变时预设点的曲率;
步骤4:确定斜方肌发生病变的位置;
步骤5:自动诊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模态坐标的第三腰椎横突损伤自动诊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首先,将斜方肌在数字化模态坐标的长、宽和高三个方向上分别分成m份、n份和p份,斜方肌被分成m×n×p份;接着,将每一份单元体的8个顶点设为预设点;假设斜方肌在数字化模态坐标的三个方向上的长度分别为l0、h0和t0,则每一份单元体在数字化模态坐标的三个方向上的长度分别为l1=l0/m、h1=h0/n和t1=t0/p,形状不规则的单元体除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84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