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离子束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0560.5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0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倪磊;倪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睿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马碧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离子束 抛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离子束抛光装置,包括放电腔、位于放电腔内的阳极板、以及设置在放电腔出口端的若干层格栅板,最外层格栅板上设置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钨丝,所述钨丝的一端伸出至安装块外侧,相邻两块格栅板之间设置陶瓷连接块,所述陶瓷连接块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块格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侧面设置一端敞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敞口方向朝向钨丝伸出至安装块外侧的方向,且所述凹槽的孔径从敞口端至内部线性增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离子束抛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子束抛光机无法保持长时间正常工作的问题,实现提高离子束抛光机的正常工作时长、降低清理频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束抛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离子束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离子束抛光,就是把惰性气体,如氩、氮等放在密闭空间中,用高频电磁振荡或放电等方法对阴极电流加热,使之电离成为正离子,再用5千至10万伏高电压对这些正离子加速,使它们具有一定的能量。利用电子透镜聚焦,将它们聚焦成一细束,形成高能量密度离子流,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轰击放在真空室经过精磨的工件表面,从其表面把工件物质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溅射掉。用这种方法实现对工件表面进行深度从100埃到10微米左右的精密加工。现有的小型离子束抛光机,大都在放电腔的出口端设置格栅板,格栅板外设置钨丝作为阴极,阳极设置在放电腔内,实现透过格栅板的电离,通过格栅板实现离子束的生成。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钨丝无法单独设置,都需要在格栅板外设置安装块来固定钨丝,钨丝的一端悬空在安装块外,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钨丝温度极高,钨丝会逐渐处于熔融状态,甚至会端部下坠搭靠在格栅板上,同时钨丝电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正离子,这些离子会附着在格栅板、安装块表面,时间稍长就会铺满格栅板和安装块表面,形成导体,并与搭靠在格栅板上的钨丝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导致钨丝被短路,无法正常电离出阳离子,导致离子束抛光机无法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正常工作,需要间隔工作时间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离子束抛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子束抛光机无法保持长时间正常工作的问题,实现提高离子束抛光机的正常工作时长、降低清理频率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稳定性离子束抛光装置,包括放电腔、位于放电腔内的阳极板、以及设置在放电腔出口端的若干层格栅板,最外层格栅板上设置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钨丝,所述钨丝的一端伸出至安装块外侧,相邻两块格栅板之间设置陶瓷连接块,所述陶瓷连接块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块格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侧面设置一端敞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敞口方向朝向钨丝伸出至安装块外侧的方向,且所述凹槽的孔径从敞口端至内部线性增大。
针对现有技术中离子束抛光机无法保持长时间正常工作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稳定性离子束抛光装置,放电腔内设置阳极板,钨丝作为阴极设置在安装块上,阴极与阳极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现有的电连接方式即可。放电腔的出口端设置若干层格栅板,便于离子穿过,安装块设置在最外层的格栅板上。本发明首先由陶瓷连接块连接相邻的两块格栅板,摒弃了传统技术中使用螺栓等金属件进行连接的方式,极大的降低了格栅板的导电系数,因此降低了通过格栅板将钨丝短路的可能性。其次,本发明在安装块的侧面设置向内凹陷的凹槽,并且使得凹槽的开口方向朝着钨丝伸出方向,因此钨丝电离而成的阳离子附着在格栅板和安装块表面后,由于凹槽的存在,阳离子非常不便进入凹槽中,使得导通的短路回路在凹槽处切断。并且,所述凹槽的孔径从敞口端至内部线性增大,即是凹槽呈外小内大的结构,使得阳离子难以从敞口端进入凹槽内部,且即使进入凹槽内部,阳离子的数量也难以将凹槽内部铺满,因此就难以在凹槽内部形成通路,因此非常不便铺满整个凹槽的内表面,进一步确保成片连通的阳离子在凹槽处被切断,即使钨丝的自由端下坠搭靠在格栅板表面,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构成对钨丝的自短路现象,因此极大的提高了离子束抛光机的正常工作时长,极大的降低了清理频率,使得离子束抛光机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睿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睿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0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