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翠芽茶增绿增亮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0662.7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荣;杜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阡县高原惠明茶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555106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芽茶 增绿增亮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翠芽茶增绿增亮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部分的家庭都有喝茶的习惯,而茶中含有许多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明代顾元庆所著的《茶谱》一书,就茶叶对人体的作用叙述的更为全面,书中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因不可一日无茶”;由于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喜爱。
茶叶色泽和光润程度是感官质量评审的主要因素,同样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第一感官指标,而石阡苔茶原料由于果胶质丰富,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翠芽茶色泽偏暗,卖相不佳,不能体现优良的内在质量,严重影响石阡苔茶种翠芽茶的价值提升;如专利CN201210411698.7公开的一种翠芽茶的加工工艺,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但是其翠芽茶的品质不理想,卖相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翠芽茶增绿增亮的加工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翠芽茶增绿增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选择:从茶树上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的初展芽,除去单片叶、病虫叶和损伤叶;
(2)摊放:将鲜叶放在透气的摊青筛或摊青网上,转入摊青室内进行摊放处理,并采用风扇或风机进行吹风换气,待摊青叶色泽变暗,芽叶变软,显露香气即可进入杀青;
(3)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对摊放后的鲜叶进行杀青得杀青叶;
(4)摊凉:将杀青叶均匀的摊放在蔑制品内,摊放厚度为1~2cm,摊放时间为1~2h;
(5)理条:将摊凉后的叶片送入理条机,理条机单槽投叶量为38~42g,理条温度为160~180℃,理条时间为15~25min,得理条叶;
(6)做型:将理条叶送入连续压扁机,每锅投叶量为180~220g,锅温控制为165~175℃,连续炒制18~24min,出锅后摊凉;
(7)复摊回潮:将理条后的叶片均匀摊放在蔑制品内,摊放厚度为1~2cm,摊放时间为1~2h;
(8)冷锅脱毫:将复摊回潮后的叶片送入冷锅内滚炒,时间控制为60~90min;
(9)炒干:将脱毫后的叶片送入滚筒炒炒制120~150min,即可出锅;
(10)提香:将炒干后的叶片放入提香机提香30~40min,提香温度为85~95℃,摊叶厚度为0.8~1.3cm;
(11)储藏:将提香后的叶片冷却后装箱,进库保鲜储藏。
所述步骤(1)芽长为2~2.5cm。
所述杀青温度控制为260~300℃,待叶片温度上升至75~85℃时,继续杀青2~4min。
所述理条后期,采用重1.8kg的棒加压5~7min,再去棒继续理条4~6min,即可进入做型。
所述冷锅脱毫过程中,80型滚筒每锅投叶量18~21kg,60型滚筒投叶10~15kg。
所述炒干过程中,80型滚筒每锅投叶量14~17kg,60型滚筒投叶6~9kg。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鲜叶选择、摊放、杀青、摊凉、理条、做型、复摊回潮、冷锅脱毫、炒干、提香、储藏共11个步骤完成对翠芽茶的加工处理,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使得茶叶的色泽翠绿明亮、分布均匀、滋味鲜醇、营养含量丰富,汤色嫩绿明亮,具有浓郁的栗香味。
试验组采用本发明方案制备的脆翠芽茶;对照组A采用本发明方案制备的脆翠芽茶,不经过复摊回潮处理;对照组B采用本发明方案制备的脆翠芽茶,在理条后期不采用加棒处理;对照组C采用专利CN201210411698.7制备的翠芽茶,对各组茶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如表1:
外形评分:(1)扁直、绿润、匀整(22~25分);(2)较直、绿润、扁平、较匀整(18~21分)(3)较平直、较绿润、较均整、有暗条(13~17分);(4)扁平、绿尚润、有断碎、暗条多(5~12分)
香气评分:(1)栗香味浓郁、且持续时间长(16~20分);(2)栗香味较持久,持续时间较持久(11~15分);(3)栗香味浓,持续时间短(6~10分);(4)栗香味较淡,持续时间时间短(1~5分);
汤色评分:(1)嫩绿、明亮(16~20分);(2)嫩绿、较明亮(11~15分);(3)嫩绿、尚亮(1~10分)
滋味评分:(1)鲜醇(7~10分);(2)较鲜醇(4~6分);(3)不鲜醇(1~3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阡县高原惠明茶业专业合作社,未经石阡县高原惠明茶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0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