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砼管道的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3649.7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9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温振刚;李先众;谢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新业 |
主分类号: | B29C39/10 | 分类号: | B29C39/10;B29C39/26;C04B26/02;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管道 成型 工艺 | ||
聚合物砼管道的成型工艺,属于管道制作的技术领域,包括内衬模具、外模具,包括步骤:A、在内衬模具的外壁上先涂覆一层脱模剂,然后再在脱模剂的表面涂覆一层织物树脂胶衣层,喷撒石英砂颗粒;B、在外模具的内壁上先涂覆一层脱模剂,然后再在脱模剂的表面涂覆一层纯树脂胶衣层或织物树脂胶衣层,固化后喷撒粘接颗粒;C、自内向外依次套装内衬模具、钢筋网骨架、加强网、外模具,组成浇注结构;D、向浇注结构中浇注聚合物砼,固化成型后脱去内衬模具、外模具,得到聚合物砼管道。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的聚合物砼管道各方面性能优异,具有高密封性、高强度、高抗渗、耐腐蚀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制作的技术领域,设计聚合物砼管道,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砼管道的成型工艺。本发明成型工艺简单,制备的聚合物砼管道各方面性能优异,具有高密封性、高强度、高抗渗、抗冻融、耐腐蚀等优点。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使用的管道主要是混凝土管,具有造价低、生产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抗渗透压能力差、耐腐蚀性差、管体强度低、管内壁摩擦系数大等缺点,使用寿命受到很大的影响。
现有的聚合物砼管道的制作方式一般是,先将内衬模具和外模具搭建好,然后向所形成的空腔中浇注聚合物砼,然后脱去内衬模具和外模具后,得到聚合物砼管道。该种方式获得的聚合物砼管道的承压性能差、易裂、易爆、易腐蚀;另外所用的聚合物砼在材质上选普通混凝提材质,属于多孔结构的不均质材料,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它的弹性模量高,抗折能力、康冻融性及抗腐蚀性等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生产实践要求。而采用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如PC,PC的性质又主要取决于聚合物粘合剂的种类和性能,以及骨料的性能,目前PC中控制的树脂的含量只能达到≥12%,一般在12-15%,无法进一步降低PC中树脂的含量,这成为扼制PC发展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砼管道的成型工艺,不仅解决了管道的性能问题,使制备的管道各方面性能优异,同时经过创新设计,成功降低了PC中树脂的含量,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了现有PC中树脂的含量不能实现<8%的僵局。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聚合物砼管道的成型工艺,包括内衬模具、外模具,包括以下步骤:
A、内模预处理:在内衬模具的外壁上先涂覆一层脱模剂,然后再在脱模剂的表面涂覆一层织物树脂胶衣层,然后涂刷一层结构胶,向结构胶表面喷撒粘接颗粒;
B、外模预处理:在外模具的内壁上先涂覆一层脱模剂,然后再在脱模剂的表面涂覆一层纯树脂胶衣层或织物树脂胶衣层,固化后喷撒粘接颗粒;
C、浇注结构的搭建:自内向外依次套装内衬模具、钢筋网骨架、加强网、外模具,组成浇注结构;
D、聚合物砼管道的制备:向浇注结构中浇注聚合物砼,固化成型后脱去内衬模具、外模具,得到聚合物砼管道。
所述的聚合物砼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骨料92-93.5%,树脂粘合剂、助剂共计6.5-8%,所述骨料包括质量比为(20-30):(30-40):(12-16):(12-16):(5-10):(3-8)的3/8-4目石英砂、4-10目的石英砂、10-0目的石英砂、30-70目的石英砂、70-120目的石英砂、120-250目的石英砂。
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助剂包括占树脂粘合剂质量1.0%-2.5%的固化剂、占树脂粘合剂质量0.1%-0.6%的促进剂、占树脂粘合剂质量0.2%-3%的偶联剂、占树脂粘合剂质量0.01%-0.05%的阻聚剂,占树脂粘合剂质量0.5%-7%的阻燃剂。
聚合物砼的制备如下:
a、骨料混合:将3/8-4目石英砂、4-10目的石英砂、10-30目的石英砂、30-70目的石英砂、70-120目的石英砂、120-250目的石英砂,通过自动配料机,输送到混合机中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新业,未经梁新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3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