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7061.9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田寒友;邹昊;李文采;王辉;张振琪;白京;陈文华;李家鹏;乔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6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食品 菌落 总数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包括:反应室、电信号放大器、电信号数据采集卡和电信号处理器,反应室中设置有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将反应室分割成阳极反应室和阴极反应室,在阳极反应室和阴极反应室内分别设置有反应体系和电极;电信号放大器分别与阳极反应室和阴极反应室内的电极连接,电信号数据采集卡分别与电信号放大器和电信号处理器连接。该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采用电化学原理以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电子作为检测对象,依据已知浓度微生物菌液绘制的电压值和菌落总数相关性曲线,可在30分钟之内获得样品的菌落总数,准确度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出厂前的检测内容做了明确规定,其中微生物尤其是菌落总数是食品出厂前的必检项目。目前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仍然采用平板计数法,存在检验周期长(一般需要2-3天)、操作复杂、检测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对货架期只有5-7天的产品(如豆制品、肉制品等),待微生物检测合格后产品才能出厂,一方面减少了产品的有效货架期,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货物的积压,给食品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流通压力和经济损失。据初步估测国内规模性食品企业平均因微生物检测产生的直接费用近30万元/年,间接费用近百万元。目前常见的食品中菌落总数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即用型纸片法、电阻抗法、微菌落计数法、ATP生物荧光法以及近红外光谱法等,其中即用型纸片法、电阻抗法、微菌落计数法虽然都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的特性,但因检测时都需要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繁殖,故检测时间至少需要7-10小时;而ATP生物荧光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等方法由于检测原理不同,检测时间可以缩短至10分钟甚至几秒,但ATP生物荧光法容易被杂质等干扰,近红外光谱法则存在模型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装置以缩短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出时间,不易受因素干扰,且制造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装置,其包括:反应室、电信号放大器、电信号数据采集卡和电信号处理器,所述反应室中设置有质子交换膜,所述质子交换膜将所述反应室分割成阳极反应室和阴极反应室,在所述阳极反应室和所述阴极反应室内分别设置有反应体系和电极;所述电信号放大器分别与所述阳极反应室和所述阴极反应室内的所述电极连接,所述电信号数据采集卡分别与所述电信号放大器和电信号处理器连接。
其中,所述阳极反应室内的反应体系中各成分及其浓度为:
中性缓冲液:50mM-100mM,
基质:30mM-100mM,
电子放大剂:0.2mM-1.0mM;
所述阴极反应室内的反应体系中各成分及其浓度为:
中性缓冲液:50mM-100mM,
氧化剂:30mM-100mM。
其中,所述阳极反应室内的反应体系中的所述中性缓冲液为磷酸缓冲液或Tris-HCl缓冲液,所述基质为葡萄糖或乙酸钠;所述电子放大剂为中性红或亚甲基蓝或2,6-二氯靛酚钠。
其中,所述阴极反应室内的反应体系中的所述中性缓冲液为磷酸缓冲液或Tris-HCl缓冲液;所述氧化剂为铁氰化钾或高锰酸钾。
其中,所述电信号处理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7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线自动收缩的电动车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