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坡支护结构及边坡支挡排水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8674.4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行立;赵剑;黄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百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E02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春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 加筋土 边坡支护结构 岩土层 土层 边坡 一体化系统 支护 压实 变形 排水 承载 稳定支撑结构 抗剪承载力 隔挡组件 结构变形 抗震性能 压紧固定 支撑基座 组件固定 大刚度 支撑边 对边 抗弯 坡体 埋设 阻挡 | ||
1.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边坡的岩土层以作为支撑基座的桩基组件;
承载于所述桩基组件并通过压实土层(4)压紧固定于岩土层、用于支撑边坡的坡体的柔性加筋土组件(2);以及,承载于所述桩基组件用于阻挡所述柔性加筋土组件(2)和所述压实土层(4)下滑的隔挡组件;
所述桩基组件包括:多根埋设于边坡的岩土层靠近坡底的一侧并沿坡体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一支撑桩(11);以及,固定于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桩(11)之间的第一顶冠梁(12);多根埋设于边坡的岩土层的第二支撑桩(13),所述第二支撑桩(13)与所述第一支撑桩(11)一一对应;固定于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桩(13)之间第二顶冠梁(14);以及,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桩(11)和所述第二支撑桩(13)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桩(11)和所述第二支撑桩(13)的连梁(15);
所述隔挡组件包括承载于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桩(11)之间、用于阻挡所述压实土层(4)的第一隔挡部(31);以及,承载于所述第一顶冠梁(12)用于阻挡所述柔性加筋土组件(2)的第二隔挡部(32);所述第一顶冠梁(12)上位于所述第二隔挡部(32)背离坡体的一侧设有悬臂柱(33),且所述第二隔挡部(32)的顶部和所述悬臂柱(33)的顶端设有压顶梁(34);所述第二支撑桩(13)和所述连梁(15)之间或者所述第一支撑桩(11)和所述连梁(15)之间还设有斜拉梁(16);第一支撑桩(11)和第二支撑桩(13)的嵌固深度为边坡支护高度的1/3~2/3;
所述柔性加筋土组件(2)包括:垂直布置的多层具有弹性的加筋格栅层(21);以及,填充在相邻所述加筋格栅层(21)之间以压紧所述加筋格栅层(21)的填充土层(22),所述压实土层(4)填充于所述桩基组件和所述柔性加筋土组件(2)与坡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处;
所述加筋格栅层(21)包括上土工格栅层(211)和下土工格栅层(212),所述下土工格栅层(212)的形变能力小于所述上土工格栅层(211)的形变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土工格栅层(211)短于所述下土工格栅层(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冠梁(12)、第二顶冠梁(14)、第一隔挡部(31)、第二隔挡部(32)以及所述压顶梁(34)在相距预定的间隔处形成有沉降伸缩缝,所述沉降伸缩缝内填充有沥青麻絮。
4.一种边坡支挡排水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边坡支护结构;以及,多根埋设于所述压实土层(4)且穿过所述隔挡组件的排水管(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坡支挡排水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挡部(31)和所述第二隔挡部(32)上均设有多个泄水孔(6),且在每个所述泄水孔(6)处均设有反渗包(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百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百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86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