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究不同抗氧化剂复合使用在水包油乳状液中相互作用机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9713.2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7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奕;朱梦婷;吴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不同 抗氧化剂 复合 使用 水包油 乳状液 相互作用 机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究不同抗氧化剂复合使用在水包油乳状液中相互作用机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计算两种抗氧化剂的相互作用指数;S2.测定抗氧化剂在乳状液中的分布。S3.利用荧光猝灭法判断不同抗氧化剂之间作用类型及距离。S4.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抗氧化物质氧化还原电势,从热力学角度验证抗氧化剂之间给电子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究不同抗氧化剂复合使用在水包油乳状液中相互作用机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乳状液脂质的氧化稳定性,除加入单一抗氧化剂外,往往还会尝试性地将不同的抗氧化剂进行复合使用而达到抗氧化活性协同增效效应。最常见的复合抗氧化剂协同增效机制是自由基转移机制,作用机理用公式表示为:RH+ROO·→R+ROOH,LH+R→L·+RH;其中,RH为低位阻或主抗氧剂,LH为较高位阻或次抗氧剂。RH可以有效或更快地捕获氧化自由基或过氧自由基,发挥高抗氧化活性而被消耗,同时,LH能够提供氢原子,使高活性的抗氧剂再生,使之保持长久的抗氧化效能。目前,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作用机理。
目前评价不同抗氧化剂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有很多,常用的包括ORAC、DPPH自由基清除、FRAP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法。但是采用这些模型经常会得到不一致的结果。另外,由于这些模型都是均一体系,而真实乳状液是一个复杂体系,其中常有一些其他的物理属性会影响抗氧化物质之间的作用,比如油相和水相及乳化剂的存在会影响抗氧化物质的分布,从而影响水溶性和油溶性抗氧化物质在油水界面的作用。因此在这些模型当中检测到的抗氧化物质之间的作用并不能如实反映它们在乳状液中的情况,目前迫切需要发展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目前尚未见有关没食子酸酯与α-生育酚在乳状液中的相互作用的报道,因此在明确没食子酸酯在乳状液中分布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机理进行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研究不同抗氧化剂复合使用在水包油乳状液中相互作用机理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研究不同抗氧化剂复合使用在水包油乳状液中相互作用机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S1.计算两种抗氧化剂的相互作用指数;S2.测定抗氧化剂在乳状液中的分布。S3.利用荧光猝灭法判断不同抗氧化剂之间作用类型及距离。S4.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抗氧化物质氧化还原电势,从热力学角度验证抗氧化剂之间给电子方向。
S1中利用氢过氧化物和己醛的Lag Time计算相互作用指数。
S2中采用直接离心法得到乳状液水相,测定其中抗氧化剂的含量。
S2中利用16-ArN2+与抗氧化剂的反应速率Kobs间接反映抗氧化剂在界面层的分布情况。
S3中根据Stern-Volmer方程、位点结合模型和Lineweawer-Burk双倒数曲线方程,获得不同抗氧化剂结合的结合类型、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等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判断不同抗氧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有益效果:该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究不同抗氧化剂复合使用在水包油乳状液中相互作用机理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单一抗氧化剂对乳状液过氧化值(A)和己醛(B)的影响以及复合抗氧化剂对乳状液过氧化值(C)和己醛(D)的影响。
图2为没食子酸及其烷基酯与α-生育酚在乳状液中的相互作用指数。
图3为复合添加没食子酸及其烷基酯与α-生育酚乳状液水相中抗氧化剂的分布。
图4为乳状液中R0(A),R3(B),R8(C),R12(D),R18(E)对α-生育酚的荧光猝灭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9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