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GD肽-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4197.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4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卓连刚;赵鹏;杨夏;廖伟;王静;王关全;魏洪源;杨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07K1/06;A61K47/64;A61K51/0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邓继轩 |
地址: | 621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gd 血清 蛋白 结合 片段 偶联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放射性 核素 标记 应用 | ||
1.RGD肽-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偶联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结构式中,R1为-PEG4-;R2为-Glu(NH2)-,-PEG4-和-Glu(NH2)-的结构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RGD肽-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芴甲氧羰酰基保护的R2前体化合物FmocR2、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1:(2~2.5):(2~2.5)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室温搅拌1~2h,离心,取上清液备用;
(2)向步骤(1)所得上清液中加入摩尔量为FmocR2的1~1.2倍的R1-c(RGDyK)、摩尔量为FmocR2的3~10倍的二异丙基乙胺,室温搅拌1~2h,再加入摩尔量为FmocR2的1~3倍的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室温搅拌1~2h,再加入六氢吡啶室温搅拌10~60min,得反应液;
所述血清蛋白结合片段的学名为(R)-2-氨基-5-(4-(碘苯基)丁基酰胺)戊酸,血清蛋白结合片段的结构式为:
(3)将步骤(2)所得反应液分离纯化,冻干得到RGD肽-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偶联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RGD肽-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量为20~100μL/μmol FmocR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RGD肽-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中所述六氢吡啶的加入量为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的1/5~1/10。
5.权利要求1所述RGD肽-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偶联物的131I或125I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结构式中,R1为-PEG4-;R2为-Glu(NH2)-;-PEG4-和-Glu(NH2)-的结构式如下:
6.权利要求1所述RGD肽-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偶联物的放射性金属核素标记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结构式中,R1为-PEG4-;R2为-Glu(NH2)-;X为-C(=N)S-Bz-NOTA;M为177Lu;-PEG4-和-Glu(NH2)-的结构式如下:
7.权利要求5或6所述RGD肽-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偶联物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在制备整合素受体高表达肿瘤显像的分子探针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5或6所述RGD肽-血清蛋白结合片段偶联物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在制备生物靶向治疗整合素受体高表达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41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在多孔纯钛牙种植体表面组装RGD的方法
- 一种RGD多肽放射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用于integrinα<sub>v</sub>β<sub>3</sub>阳性肿瘤的RGD多肽放射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RGD多肽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USPIO-PLA-RGD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壳聚糖/RGD三维多孔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具有MRI/SPECT双模态影像肿瘤靶向多功能纳米探针及制备和应用
- RGD及PEG共修饰的PAMAM树状大分子载三氧化二砷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
- RGD环肽偶联亲脂性阳离子多杀菌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融合RGD的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突变型感染性克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