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窑含碳除尘灰回用方法及含碳除尘灰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7983.8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5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2 | 分类号: | C22B7/02;C22B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程捷;杨慧娟 |
地址: | 350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灰 含碳除尘灰 回转窑 球团表面 回用 金属收得率 红土镍矿 环境效益 还原反应 还原球团 回用系统 混合球团 金属物质 内部资源 直接还原 干燥剂 含碳量 还原剂 除尘 球团 窑头 粘附 送入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窑含碳除尘灰回用方法,采取除尘灰粒度筛分利用工艺,将除尘灰分为粒度大于2mm的部分以及不大于2mm的部分,其中粒度大于2mm的除尘灰直接包裹于球团表面,不但节省投资,还可利用除尘灰的温度作为混合球团预干燥剂,有利于提高球团强度,除尘灰里面的碳粘附在球团表面,还可以作为外配表面还原剂使用;送入窑头的粒度不大于2mm的除尘灰除尘灰含碳量足够参与回转窑内的还原反应,用以还原球团内的金属物质,有利于提高金属收得率;实现除尘灰内部资源化处理,尤其给红土镍矿直接还原工艺带来了可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窑含碳除尘灰回用方法及含碳除尘灰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生产由原料(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多道工序组成,由此会产生占钢产量5%~10%的各种除尘灰,包括烧结除尘灰、焦化除尘灰、高炉除尘灰及尘泥、转炉除尘灰、电炉除尘灰、轧钢皮及尘泥等。这些除尘灰含碳含铁,是宝贵的二次资源,如红土镍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除尘灰中碳含量15~5%,镍含量1.1~1.8%,铁的含量高达15~24%。然而由于成分复杂、粒度变化及水分波动大等原因,使得除尘灰的利用较为困难。红土镍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除尘灰目前都采用集中造球或者与原料混合,但是由于除尘灰粒度较小,且经过高温烧结过程,表面疏水性强,很难制粒,进入混合机后很难与其他原料混合均匀,不但使小球团烧结工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配料造球中除尘灰需要转运多次,会引起二次扬尘,对工作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该回用方式人工、水、电成本高,加工费用每月增加50万,经济性不是非常理想。有鉴于此,如何让除尘灰得到科学合理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更为环保的回转窑含碳除尘灰回用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窑含碳除尘灰回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将回转窑含碳除尘灰收集到指定的料仓中;
2)筛分:利用筛分机构筛分出2mm粒度以下的除尘灰以及粒度大于2mm的除尘灰;
3)将粒度大于2mm的除尘灰送至球团输送机与球团混合,并随球团送入回转窑窑尾;
4)将粒度不大于2mm的除尘灰经风管送入回转窑窑头进行充分燃烧反应。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料仓为保温料仓,以防止回收的除尘灰冷却,提高除尘灰的利用效率。
优选地,采用窑头助燃风机风管作为步骤4)中所述的风管,直接利用现有的窑头助燃风机风管,无需另外增设风管,使回用系统结构更为紧凑。
优选地,将所述步骤2)中的筛分机构安装于料仓底部,回用系统结构更为紧凑。
优选地,于所述步骤2)所述筛分机构与步骤3)中的球团输送机之间安装第一灰仓,粒度大于2mm的除尘灰送入第一灰仓,再从第一灰仓送至球团输送机与球团混合;于步骤2)所述筛分机构与风管之间安装第二灰仓,粒度不大于2mm的除尘灰送入第二灰仓,再通过仓泵输送到风管中。
本发明实现的回转窑含碳除尘灰回用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
1、工艺流程短,解决了直接还原回转窑产生的除尘灰的二次利用问题,能最大效果的回收污泥中的有价元素,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与直接参与配料造球相比,将由筛分机构筛分出的粒度大于2mm的除尘灰直接包裹于球团表面,不但节省投资,还可利用除尘灰的温度作为混合球团预干燥剂,有利于提高球团强度,除尘灰里面的碳粘附在球团表面,还可以作为外配表面还原剂使用。
3、送入窑头的粒度小于2mm的除尘灰除尘灰含碳量足够参与回转窑内的还原反应,用以还原球团内的金属物质,有利于提高金属收得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79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