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节、节间复合材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9986.3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7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严彦;费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45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节 节间 复合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节、节间复合材及其制作方法,沿轴向依次包括第一节间材(1)、竹节材(2)和第二节间材(3);所述第一节间材的长度为30cm,其一端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节间材的长度为30cm,其一端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竹节材的长度为10cm,其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第二凹槽相配套的凸榫。对竹节材和节间材进行分离式处理,可有效克服竹节材、节间材材质差异,易劈开的缺陷,起到增强的作用;利用原始竹节遮掩拼缝处,外观自然接近原始状态,克服了竹片弧度不一致的缺陷;且制作简单,花纹美观,其装饰面纹理天然、质朴,色彩柔和,对于营造室内装饰环境、还原生态自然美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节、节间复合材的制作方法,同时还涉及利用该方法制成的相应新型竹节、节间复合材,属于竹材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竹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现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建筑及文化用品等方面。我国竹资源丰富,随着其在建筑、家具、装饰材料方面的应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木材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竹材具有强度高、硬度大、韧性好等特点,但也有径级小、出材率低、加工效率低等缺点。目前竹材加工利用主要有胶合竹、重组竹材、原竹等几种加工途径,前两者主要通过组胚-热压(冷压)-刨切等工艺制备出性能优异且具有几何截面的竹质工程材料,但其竹原态外观改变较大,装饰性大大降低。原竹目前多应用于竹家具、民居风格装饰材料等,加工工艺多为手工制作,其最大优点保持了竹子原有的竹节、节间组织的天然纹理,带给人一种质朴古雅、自然清馨的自然美感,从而达到返璞归真的人居环境效果。但由于竹子为天然植物材料,其个体形态差异较大,制约了竹原态规格化工业产品的制备,也造成了目前竹条、竹筒等原态竹产品加工精度不高,影响其装饰质感、规模化工业生产、商业产品开发。
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态竹材料由于竹节长短不一,径级、截面形状各有差异,缺乏统一的规格化单元和其加工工艺,以及建立在模块化基础之上的原态竹产品体系。这些原因导致了原态竹产品停滞于竹筒、竹片等简单初加工层面;同时以竹匠手工制作为主的加工方式,使得产品成本偏高,难于大规模工业化推广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打破常规思路,提出一种制作简单,花纹美观,竹原态质感强烈,能够克服竹片弧形弧度不一致,宽度不一致等造成的材料浪费的竹节、节间复合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
① 根据装饰材使用部位不同,进行模块化设计,确定原态竹装饰模块的弧度、高度、宽度。(本发明以圆柱体饰面材料为例说明)
② 分类加工原竹的天然竹节材、节间材,根据模块长度要求拼接节间材,并利用原始竹节遮掩拼缝处;模块外观保留竹材天然质感,竹原始状态强烈,且模块尺寸规格化,可进行长度和宽度方向拼接形成原态竹装饰风格。
为了达到首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竹节、节间复合材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砍伐后的竹材截取中间一段,中间段的长度为600±1cm、竹筒底部直径为10±0.5cm,端部直径为8±0.5cm;转至步骤2;
步骤2、将中间段分割成若干竹段单元,每个竹段单元包括两节间以及连接两节间的竹节,单个节间长度大于30cm; 一般离竹根1米左右的位置由于竹节太多且质地坚硬,会砍除弃用;转至步骤3;
步骤3、将竹段沿周向分割成四等份,得到四块长度、宽度和弧度相同的竹片;转至步骤4;
步骤4、制作弧形规格化竹片材——将竹片放入弧形热压模具中在低温条件下热压30min,从弧形热压模具中取出竹片,经锯边得到截面弧度20°、弧长52.5±0.5cm的弧形规格化竹片材;转至步骤5;
步骤5、制作节间材和竹节材——在弧形规格化竹片材上截取一片竹节材和两片节间材,所述竹节材长度为10cm,竹节材包括中间竹节以及两段自竹节向外轴向延伸的边沿,所述节间材长度为30cm;转至步骤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未经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9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子的无损热弯工艺
- 下一篇:一种竹制品加工用弯曲定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