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的RPA方法、其专用引物和探针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0532.8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3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希;齐永;邵银秀;尹琼;王长军;李素芹;陈红霞;饶继先;李佳萌;胡志斌;陈乐如;郭峻;杨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萌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杨陈庆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立克次体 rpa 方法 专用 引物 探针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的RPA检测方法,其专用引物、探针及其在普氏立克次体检测中的用途。所述检测方法、其专用引物和探针及基于普氏立克次体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的,具有SEQ ID NO.2、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寡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首次将新型恒温扩增技术RPA应用于普氏立克次体的检测中,该方法模拟体内DNA复制的酶反应过程,依赖特定的酶和蛋白组合,包括重组酶、单链结合蛋白和DNA聚合酶,对DNA模板进行扩增,可在37℃的恒温下实现特定核酸序列的扩增,扩增产物可通过侧向层析核酸试检测纸条实现可视化判别。本发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10拷贝数/μL,特异性高,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很低,且可在30min内完成检测,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处理、适合现场检测,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普氏立克次体的分子生物学,涉及一种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的方法及其用途,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恒温扩增技术(RPA技术)快速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的方法、其专用引物和探针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普氏立克次体(
临床表现当人受到感染后,经10 - 14天的潜伏期,骤然发病,有剧烈头痛、周身痛和高热,4 - 7天后出现皮疹,严重的为出血性皮疹。有的还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症状和其他实质器官损害。流行性斑疹伤寒,在人口密集和昆虫繁盛的环境内比较严重。当流行时,病人平均死亡率20%,严重时可达70%。病原体借人虱在人群中传染,所以灭虱是预防流行性斑疹伤寒的重要措施。对立氏立克次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平板分离培养法、血清学技术、荧光定量PCR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成本较高、需要特定设备、耗时且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处理等缺陷,导致它们的实际应用范围严重受限。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适合现场应用的立氏立克次体的检测方法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英国TwistDx Inc公司开发的重组酶聚合酶恒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被誉为是可替代PCR的核酸检测技术,其是基于重组酶聚合酶介导的扩增原理,模拟体内DNA复制的酶反应过程,依赖特定的酶和蛋白组合(重组酶、单链结合蛋白和DNA聚合酶)对DNA模板进行扩增,可在25 - 43℃的恒温下实现特定核酸序列的扩增,且扩增产物可通过侧向层析检测试纸条实现可视化判别。该技术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很低,且反应时间短,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处理,特别适合用于体外诊断、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的RPA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组用于快速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及一种能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的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萌,未经李佳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05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