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时间靶向成像活细胞内RNA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1818.8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承志;程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C09K11/65;B82Y20/00;B82Y40/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时间 靶向 成像 细胞内 rna 荧光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时间靶向成像活细胞内RNA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荧光碳点以间苯二胺、胺类化合物和水为原料水热合成具有长时间靶向成像活细胞内RNA的荧光碳点;合成方法简单,条件可控,制得的碳点具有强绿色荧光发射、超低生物毒性、还具有强抗光漂白及长时间成像细胞内RNA的性能,可作为RNA探针用于常规细胞内RNA分布定位或细胞内RNA动态变化,还可以用于指示细胞的状态以及筛选以RNA聚合酶I为靶点的抗癌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光漂白性强、生物相容性高,具有长时间靶向成像活细胞内RNA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还涉及由该方法制得的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RNA在细胞内具有极其复杂的功能,如运输(tRNA)、遗传信息翻译(mRNA)、分子机器支架(rRNA)、基因表达水平的调节(miRNA)以及催化功能(核酶)等。因此,长时间实时成像监控细胞内RNA的动态水平及其时空分布对理解RNA在细胞活动中的生理功能、RNA相关疾病发生的生理过程以及筛选以RNA聚合酶为靶向的抗癌药物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发展细胞内RNA的成像方法,其中被广泛应用的有荧光标记RNA显微注射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绿色荧光蛋白标记RNA结合蛋白技术等。但是这些技术繁琐耗时且只是针对单个或几个RNA分子,不能成像活细胞内整体RNA。虽然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已被成功地应用于细胞内整体RNA成像,但是它们仍然面临着水溶性差、细胞毒性高以及光漂白性差等问题,不利于活细胞内RNA的长时间实时成像分析。
近年来,荧光碳点作为新型发光纳米材料中的杰出代表,具有粒径小(10nm)、水溶性良好、抗光漂白性强以及生物毒性低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尤其是生物成像领域。将碳点应用于亚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靶向成像的研究在近几年已逐步受到重视,但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需要借助靶向分子才能获得靶向效果。此外,可用于靶向细胞内RNA的碳点尚未见报道。因此,制备一种生物相容性好、抗光漂白性强且可长时间靶向成像活细胞内RNA的碳点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长时间靶向成像活细胞内RNA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条件可控;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得的荧光碳点,该碳点具有强绿色荧光发射、超低生物毒性,具有抗光漂白性强和生物相容性高;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荧光碳点在制备靶向细胞内RNA成像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荧光碳点在制备筛选靶向RNA聚合酶的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长时间靶向成像活细胞内RNA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反应:取间苯二胺、胺类化合物与水混合并溶解,然后于160~220℃反应至少16小时,冷却后得到棕黄色的液体;所述间苯二胺与胺类化合物的质量体积比为95~105︰0.1~0.5,单位mg︰mL,所述胺类化合物含有氨基和亚胺基;
2)中和:向步骤1)的反应液加入酸溶液调整反应液pH至6.8~7.8,得中和液;
3)纯化:将步骤2)得到的中和液固液分离,获得长时间靶向成像活细胞内RNA荧光碳点。
优选的,所述反应是在四氟乙烯反应釜中,于180℃反应20小时。
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间苯二胺与胺类化合物的质量体积比为100︰0.2,单位mg︰mL。
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水加入量按胺类化合物与水的体积比为2:48~5:45。
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酸溶液为盐酸溶液。
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固液分离为用孔径0.22微米的滤头过滤后,用截留分子量为 500-1000Da的透析袋透析24~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1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GM1蛋白在提高植物根毛生成能力中的应用
- 下一篇:电解液桶清洗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