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鸡形目雉科动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肽及其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3234.4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7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智 |
主分类号: | A23J3/04 | 分类号: | A23J3/04;A23J3/34;A23J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吕翠莲,李艳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鸡形目雉科 动物 提取 生物 活性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从鸡形目雉科动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肽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结构相对简单,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肽类比同一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要高,且风味优于单个氨基酸,也不易产生过敏现象。此外,以肽类作为动物氮源的机体蛋白质合成率也高于相应的氨基酸,这说明肽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从鸡形目雉科动物中提取的肽类不仅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还具有抗氧化、降血压、免疫、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目前,现有的从动物中提取活性肽的方法主要是酶解法。中国专利CN1523117A乳鸽活性肽采用木瓜酶和胰酶组成的复合酶提取,该工艺中所采用的复合酶酶解工艺存在苦味和腥味较重,口感较差,酶解时间长、产品收率较低等缺陷。由于蛋白质水解液中一些苦肽氨基端的暴露而使得水解液带有苦味。McNairney(1977)发现过度酶解会损害蛋白质的功能性。这是由于水解产生的肽单位的分子大小决定的。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产物逐渐增加,酶的活力会受到限制,水解速度降低。龙彪等(2005)研究表明,为得到较多的肽含量,水解时间不能长也不能过短。而中国专利CN1523117A乳鸽活性肽酶解时间为8小时,但以鸡形目雉科动物为原料生产生物活性肽未见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活性肽物质提取过程中的原料浪费和存在苦味和腥味较重,口感较差,酶解时间长、产品收率较低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鸡形目雉科动物的生物活性肽及其提取方法,该方法运用现代酶解技术和先进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其工序科学严谨,操作性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工艺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鸡形目雉科动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肽,所述生物活性肽,是一种水溶性乳白色的粉剂,水分含量为5~8g/100g,灰分为6.0~7.5g/100g,总氮含量为12~15g/100g,肽含量为71~76%,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8.5%;锌含量为4~8.5mg/kg,锰含量为1.0~9.6mg/kg。
所述鸡形目雉科动物为鹌鹑;所述活性肽为鹌鹑活性肽;所述活性肽,水分含量为5.8~6.2g/100g,灰分为6.2~6.5g/100g,总氮含量为14.0~14.5g/100g,肽含量为75~75.5%,游离氨基酸含量为8~8.2%;锌含量为4.0~4.5mg/kg,锰含量为1.4~1.6mg/kg。
所述鸡形目雉科动物为鹧鸪;所述活性肽为鹧鸪活性肽,所述活性肽,水分含量为7.6~7.8g/100g,灰分为7~7.3g/100g,总氮含量为12.7~13.2g/100g,肽含量为71.4~73.6%,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3~5.5%;锌含量为8.2~8.4mg/kg,锰含量为9.3~9.6mg/kg。
所述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鸡形目雉科动物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及脂肪,处理后的鸡形目雉科动物放入酶解反应罐中,加入新鲜鸡形目雉科动物重量1.5倍的饮用水煮2小时至熟烂,冷却后加入新鲜鸡形目雉科动物重量的0.025%脂肪酶进行去脂处理,温度控制在45~55℃,保温2小时,待脂肪完全酶解后,将温度以10℃/min升温速率升高至100℃,将脂肪酶灭活10分钟。
所述水煮加热温度为100℃;
所述新鲜鸡形目雉科动物,为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和脂肪的鸡形目雉科动物。
(2)酶解:将料液温度降至50~60℃,加入新鲜鸡形目雉科动物重量的0.5%木瓜蛋白酶和0.3%复合风味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50~60℃,保温酶解3小时,至骨肉完全脱离,酶解完全。
所述复合酶为木瓜蛋白酶和风味酶(混合比为5:3)酶解温度50~60℃,保温搅拌3小时。
新鲜鸡形目雉科动物:复合酶=1:0.008(重量比)。
所述新鲜鸡形目雉科动物,为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和脂肪的鸡形目雉科动物。
(3)灭酶:将上述酶解液温度升高至100℃,保温10分钟,终止酶解反应,分离渣骨。
(4)离心、脱碳、过滤:将酶解后的料液转移至离心机,使固液分离后,将分离得到的料液加入10%的活性炭进行脱碳处理30分钟,吸附残留的油脂、杂质、腥味及颜色;将脱碳后的溶液打入板框锅滤,收集滤液。
(5)浓缩:将收集后的滤液转入到单效蒸发器内,温度保持70℃进行浓缩,待浓度达到40%,停止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智,未经杨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3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参蛋白粉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颗粒化大豆蛋白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