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报废湿板回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4793.7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8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吴亮;张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4/68;H01M4/66;H01M4/57;H01M10/12;C22B7/00;C22B13/00;C25D11/34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报废 湿板回用 方法 | ||
1.一种铅酸蓄电池报废湿板回用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
(1)板栅与铅膏的分离:湿板冲刷,进行板栅与铅膏的分离;
(2)表面处理:极板板栅按完整度分类后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包含两步:先采用化学腐蚀对极板表面的氧化铅膜处理,再对极板板栅表面镀层处理;所述镀层处理即在极板板栅表面镀上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由π型-共轭氧化还原聚合物、单壁碳纳米管与聚苯乙烯磺酸盐制备得到;
(3)回收的铅膏分步处理:从铅膏中得到铅泥,将铅泥过筛处理,过筛的小颗粒物质作一次回用粉,将过筛后遗留的大颗粒物质制备成四碱式硫酸铅,作二次回用粉;
(4)电池组装:向氧化铅铅粉中添加一次回用粉和二次回用粉制备成电池铅膏,与回收表面处理的极板板栅组装成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报废湿板回用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氧化铅膜处理过程采用碱溶液作清洗液,水浴加热到65℃~80℃,超声清洗0.5h~4h;所述碱溶液为溶度为30~40g/L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报废湿板回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涂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π型-共轭氧化还原聚合物、聚苯乙烯磺酸盐溶于有机溶剂中,进行高压分散处理得到聚合物分散液,再于85~95℃的条件下搅拌3~5小时后,洗涤干燥得固体产物;
b.将步骤a中所述的固体产物与单壁碳纳米管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得到聚合物分散液;
c.将经处理的板栅置于装有电解液的槽体中,以栅板作阳极、槽体作阴极,进行微弧氧化处理25min~60min,即可在栅板表面原位生长出导电涂层,其中所述电解液由聚合物分散液制备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报废湿板回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π型-共轭氧化还原聚合物为聚((N,N’-双(2-辛基十二烷基)-1,4,5,8-萘二甲酰亚胺-二基)-间-5,5’-(2,2’-二噻砏)、聚((N,N’-双(2-辛基十二烷基)-1,4,5,8-萘二甲酰亚胺-二基)-间-5,5’-(2,2’-(1,2-乙二基)-噻砏)、和4-(1,3-二甲基-2,3-二氢-1H-苯丙咪唑)-二基-N,N-二苯基苯胺掺杂改性的聚((N,N’-双(2-辛基十二烷基)-1,4,5,8-萘二甲酰亚胺-二基)-间-5,5’-(2,2’-二噻砏)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报废湿板回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π型-共轭氧化还原聚合物、聚苯乙烯磺酸盐和单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0.2~0.3:0 .05~0 .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报废湿板回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涂层厚度为0.1~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报废湿板回用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四碱式硫酸铅制备方法为:向所述大颗粒物质中加入氧化铅和硫酸,以去离子水为反应介质,反应体系在72~90℃下不断搅拌,同时施加脉冲电场,脉冲磁场的脉冲电压为15~35V,脉冲频率为0.5~15赫兹,反应5~10h后,得到四碱式硫酸铅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报废湿板回用方法,其特征是,加入的氧化铅量使大颗粒物质中所含的硫酸铅与氧化铅摩尔比为3.8~5.2:1,氧化铅与硫酸的摩尔比为4.5~6.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报废湿板回用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一次回用粉、二次回用粉和氧化铅铅粉的质量比为5~8:5~15: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47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