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工位关节机器人结合多层穿梭车储分一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6134.7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7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景兴淇;黄顺利;李博;魏欢;郭达永;夏宇;胡青;马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61/00;B65G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7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烟 多工位 补货 件烟 关节机器人 立体库 出库 多层 托盘 调度指令 穿梭车 实托盘 拆垛 工位 分流系统 上架存储 第一层 堆垛机 分拣线 提升机 关节 存储 入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工位关节机器人结合多层穿梭车储分一体方法,判断入库件烟是否为大品规卷烟;当为大品规卷烟时送至第一层多工位关节机器人堆垛工位将大品规卷烟码垛到托盘上形成实托盘送至托盘立体库,经堆垛机上架存储;当为小品规卷烟时送至箱式立体库,经多层穿梭车上架以件烟形式存储;当出库调度指令为大品规卷烟时,将大品规卷烟送至第二层多工位关节机器人拆垛工位,第二层多工位关节机器人将实托盘上的卷烟按序拆垛成件烟实时补货至补货线;当出库调度指令为小品规卷烟时,小品规卷烟以件烟形式运至箱式立体库出库口,经提升机补货至所述补货线;大、小品规卷烟通过第二层的件烟合、分流系统,按序补货至分拣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储分方法,尤其是涉及基于多工位关节机器人结合多层穿梭车储分一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卷烟配送中心通常由仓储系统、备货系统和分拣系统组成,各系统相互独立。仓储系统通常采用托盘形式作为物流处理单元,而分拣系统通常以件烟(一件卷烟50条,装于纸箱内)形式进入物流处理单元,这就需要进行卷烟拆垛,件烟按品牌、数量实时补货、件烟排序等作业流程。为了解决补货件烟的品规、效率需求和拆盘实时效率不匹配的问题,通常配置备货系统,用于拆垛后件烟缓存,再按调度系统的要求排序输送至分拣系统。这样的工艺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拆垛的件烟需经备货系统缓存后进入分拣系统,增加了物流环节,设备配置增多;2、小品规卷烟(销量小的品牌卷烟)品种多、需求量少,小品规卷烟拆垛后产生的尾盘频繁出入库,造成设备的浪费,严重影响出入库效率;3、受到备货系统设备和场地的制约,备货系统只能处理静态线路固定批次分拣,备货系统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工位关节机器人结合多层穿梭车储分一体方法,取消备货区,将仓储系统有效延伸与分拣系统直接对接,达到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效率和提高系统柔性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基于多工位关节机器人结合多层穿梭车储分一体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入库件烟通过件烟入库系统识别,判断是否为大品规卷烟;
第二步、当所述入库件烟为大品规卷烟时,通过件烟入库系统送至第一层的多工位关节机器人堆垛工位,第一层的所述多工位关节机器人将所述大品规卷烟码垛到托盘上形成实托盘后输送至托盘立体库入库口,经堆垛机上架,以所述实托盘形式存储;
第三步、当所述入库件烟为小品规卷烟时,件烟入库系统通过小品规卷烟入库输送线输送至箱式立体库入库口,经提升机、多层穿梭车上架,以件烟形式存储;
第四步、仓储管理系统在得到分拣线要货指令后,自动发出出库调度指令;
第五步、当所述出库调度指令为大品规卷烟时,所述大品规卷烟经托盘立体库的堆垛机、托盘输送线将所述实托盘输送至第二层的多工位关节机器人拆垛工位上,第二层的多工位关节机器人根据出库调度指令,将实托盘上的卷烟按序拆垛成件烟并实时补货至补货线;
第六步、当所述出库调度指令为小品规卷烟时,所述小品规卷烟以件烟形式通过所述多层穿梭车搬运至所述箱式立体库相应的出库口,经提升机按序通过小品规卷烟出库输送线输补货至所述补货线;
第七步、所述大、小品规卷烟通过第二层的件烟合、分流系统,按序补货至分拣线。
本发明优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针对不同品规卷烟的进、销、存特性,大品规卷烟采用托盘存储,提高存储密度和出、入库效率;小品规卷烟采用件烟(箱式)存储,减少拆码垛作业环节,提高系统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