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D3双流路平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含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0420.0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彪;李长坤;李月琪;黄涛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清 25 羟基 维生素 d2 d3 双流 平行 色谱 联用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D3双流路平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含量检测方法。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维生素D是一类脂溶性激素,对人体的骨骼健康,钙、磷的体内平衡调节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维生素D还有着广泛的非骨骼效应,与心血管疾病、免疫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维生素D的缺乏可导致骨骼发育受损,以及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软骨化、冠心病、糖尿病和肿瘤等。人体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膳食途径摄入的维生素D2(酵母或真菌)和维生素D3(鱼、鱼肝油或蛋黄),二是机体经光照将皮肤中的7-脱氢胆甾醇转化为维生素D3。
维生素D在肝脏中可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从而被机体转运或储藏,因此体内25-OHD含量可有效反映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此外,25-OHD在体内稳定,半衰期长,其浓度水平与体内维生素D含量直接相关,因此25-OHD可作为一类主要的生物标志物用于体现机体维生素D水平。
目前,25-OHD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免疫检测、HPLC法和LC-MS/MS方法等。其中,LC-MS/MS法具有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分析时间短等特点,被认为是评价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金标准”。但是,现有的常规LC-MS/MS方法检测时间长,检测设备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D3含量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D3含量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1)样品前处理:向加入内标工作液的血清样品中依次加入饱和硫酸锌溶液和乙腈,震荡,静置,加入正己烷,震荡,高速离心,取上层有机层,吹干,复溶配成甲醇溶液;
(2)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检测,其中,液相色谱采用第一平行液相和第二平行液相进行双样品交替分析,任一平行液相分析的同时另一平行液相洗平衡,任一平行液相完成数据采集时,另一平行液相立即开始采集数据,以实现连续数据采集,流动相包括A相和B相,A相为质量浓度0.1%的甲酸水溶液,B相为含质量浓度0.1%的甲酸和2mmol/L乙酸铵的甲醇溶液;分析和洗平衡的梯度洗脱时间程序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分析的梯度洗脱时间程序
表2.洗平衡的梯度洗脱时间程序
优选的,步骤(1)的具体方法是:取100μL血清样品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10μL内标工作液,充分混匀;再加入饱和硫酸锌溶液100μL:加入200μL乙腈;剧烈震荡30秒,室温静置15分钟;加入1mL正己烷,剧烈震荡30秒,14000g以上离心5分钟;取最上层有机层600μL,室温下氮气吹干,加入75%甲醇溶液200μL,充分混匀30秒。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标工作液的配制方法如下:用甲醇配制浓度为1000μg/mL的D6-25-OHD2和D6-25-OHD3的混合内标储备液,再用甲醇稀释为浓度为25ng/mL的内标工作液。
优选的,步骤(2)中的液相色谱采用岛津Nexera MX系统。
优选的,步骤(2)中的质谱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优选的,步骤(2)中的液相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Shim-pack XR-C8(2.0mm I.D.×50mm L.,2.2μm)
流速:0.4mL/min
柱温:25℃
进样量:20μL
自动进样器温度:4℃
阀切换时间:0.15min.。
优选的,步骤(2)中的质谱条件如下:
表3.MRM参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