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6207.0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郑灏;齐伸翼;谢富科;郜盼盼;穆浩;董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内 空调 乘客 车内温度传感器 人体温度传感器 车载空调 判断结果 人体表面 温度数据 采集 人体湿度数据 车辆仪表台 湿度数据 手动调节 水蒸气量 智能调节 出风量 舒适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辆,包括人体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空调PCB板,所述人体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乘客上方,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辆仪表台处,采集车内温度数据及人体表面温度数据,判断车内温度是否满足第一设定的温度范围,且判断所述人体表面温度是否满足第二设定的温度范围,根据判断结果,调节空调的出风量。还采集了车内湿度数据及人体湿度数据,判断车内湿度是否满足第一设定的湿度范围,且判断人体湿度是否满足第二湿度范围,根据判断结果,调整空调的水蒸气量。实现了根据乘客的需求智能调节的功能,提升了空调性能及乘客的舒适性,在温度及湿度的设定过程中不需要乘客手动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载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能源、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电动汽车以其零排放、噪声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称为绿色环保车。传统的汽车空调控制器温度开关后面是机械解雇,使用者旋转温度开关一定角度,机械结构带动空调箱风门运动,仅通过调整流过风门的冷暖空气的比例来调节车内温度,温度控制精度低;此外,空调控制器智能对电动压缩机进行启动、关闭控制,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对压缩机输出功率进行实时调节,这样会造成能源浪费。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空调的自动控制成为汽车的一种标准配置,而自动空调的控制效果成为空调自动控制的重要评判标准,如公开号为“CN103486701A”,名称为“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温度调节系统,通过在车载空调主PCB板上安装ICT在线测试仪,测试仪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测试仪的PCB板与空调主PCB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车载空调主控制器采集测试仪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根据测得的第二传感器的温度数据采用傅里叶定律计算主PCB板的热量对ICT在线测试仪的温度补偿值,得到车内温度值;车载空调主控制器根据测得的所述车内温度值及设定的温度对车内温度进行综合控制。此发明通过在车载空调主PCB板上增设第二温度传感器,算出主PCB板对ICT在线测试仪采集的温度数据的补偿值,以得到更为精确的车内温度,从而能更准确的对车内环境进行控制,但该种控制方式仅能满足自动维持乘客设定的温度,无法基于乘客个人情况,智能化的进行调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空调温度调节系统无法根据乘客个人的情况进行智能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空调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车内温度数据及人体表面温度数据,判断车内温度是否满足第一设定的温度范围,且判断所述人体表面温度是否满足第二设定的温度范围(,根据判断结果,调节空调的出风量。
进一步地,还采集了车内湿度数据及人体湿度数据,判断车内湿度是否满足第一设定的湿度范围,且判断人体湿度是否满足第二湿度范围,根据判断结果,调整空调的水蒸气量。
进一步地,制冷模式下,若判断车内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的温度范围的上限值且人体表面温度大于所述第二设定的温度范围的上限值,则增加空调出风量;若判断车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的温度范围的下限值且人体表面温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的温度范围的下限值,则减少空调出风量。
进一步地,制热模式下,若判断车内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的温度范围的上限值且人体表面温度大于所述第二设定的温度范围的上限值,则减少空调出风量;若判断车内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的温度范围的下限值且人体表面温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的温度范围的下限值,则增加空调出风量。
进一步地,通过增加空调功率的方式或调整空调格栅的方向偏向乘客的方式来增加空调的出风量。
进一步地,通过减少空调功率的方式或调整空调格栅的方向偏离乘客的方式来减少空调的出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6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