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骨密度的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67916.0 申请日: 2017-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7581608A 公开(公告)日: 2018-01-16
发明(设计)人: 张丽艳;谢宇 申请(专利权)人: 张丽艳
主分类号: A23L33/10 分类号: A23L33/10;A23L33/105;A23L33/155;A23L33/16;A23L33/17
代理公司: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代理人: 田江飞
地址: 550000 贵州省贵阳***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增加 密度 胶囊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健康产品领域,是一种涉及增加骨密度的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与配比:以杜仲100~300,骨碎补100~300,鹿骨粉17.5~52.5,股胶原蛋白粉16~48,碳酸钙16.5~49.5,维生素D30.06~0.18,杜仲、骨碎补经过提取浓缩干燥制粉后与鹿骨粉、骨胶原蛋白粉、碳酸钙、维生素D3混合制粒,得到的具有增加骨密度活性功能的健康保健产品。

背景技术

骨密度指骨单位面积所含的骨矿物量,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质疏松基金筹委会发布的《中国办公室人群骨密度情况调研分析报告》显示:35~40岁以后骨矿含量出现下降趋势,女性尤为显著。到了50岁以上,

骨质疏松发病率则高达50%,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沉重的负担。6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约9000万,占老年人口比例的68%。这类群患者一旦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在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之际,关爱中老年人健康,防治骨质疏松,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3年至2006年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按调查估算全国2006年在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亿1千万人存在低骨量。预计到2050年,达到1.5亿人,该病已成为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的严重问题,加紧开展药物防治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王亮等于2012年3月~7月以北京地区的9103例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16~93岁,采用韩国osteosys公司生产的ExA-30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建立信息采集表,记录体检人群骨密度、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等情况,将检测结果以每10岁为一年龄段分组,分析每组骨密度、t、z评分、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论:峰值骨量过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显著上升,且女性绝经后骨量丢失明显加快,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同龄男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朱志鑫等使用美国进口的Dove3000骨密度仪对浙北地区20~93岁的居民6330人进行跟骨骨密度(BMD)测定,然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性骨峰值在30~39岁年龄段,峰值后随年龄增长BMD逐渐下降,女性在50岁后可见明显的骨质丢失加速,而男性丢失是逐渐和缓慢的。浙北地区50~7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为35.8%,女性为67.3%。

沈霖等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武汉地区2~91岁的居民1359人进行L1-4和髋部骨密度(BMD)测定,然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腰椎骨峰值在30~34岁年龄段,女性在35~39岁;男、女性髋部骨峰值均在30~34岁。峰值后随年龄增长BMD逐渐下降,女性在50岁后可见明显的骨质丢失加速,而男性丢失是逐渐和缓慢的。武汉地区50~7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为37.8%,女性为67.3%。

寇南楠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云南省德宏州傣族160人,其中男性49例,女性111例,年龄从20岁~77岁,分组标准为按10岁为一个年龄段,将人群分为6组。进行跟骨定量超声检测(包括跟骨BMD值、T值、SI值)、基本体征测量、骨质疏松相关因素问卷调查,整合后计算患者OSTA指数、FRAX评分,将问卷数据量化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人患骨质疏松症,患病率(PR)为14.4%,其中PR男性:12.2%;PR女性:15.3%;63人存在骨量减少,占总人数的39.4%。性别对受试人群的患病率有直接影响,傣族女性较男性患病率高,傣族女性的骨量丢失也要大于男性。男女性均在50~59、60~69这个年龄段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且这两个年龄段骨量丢失率比其他各年龄段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丽艳,未经张丽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7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