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扶手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8903.5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文;陈世栋;何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扶手 扶手本体 车身钣金 内饰件 预设 外力作用 空腔 抓取 可移动地设置 乘坐空间 缩回 扶手部 下扶手 溃缩 冲击力 施加 概率 伤害 移动 吸收 支撑 | ||
1.一种车辆扶手,所述车辆包括车身钣金和位于乘坐空间内的内饰件,所述车身钣金和内饰件之间形成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扶手包括用于安装到车身钣金上的安装部以及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安装部上的扶手本体(2),以在预设外力作用下所述扶手本体(2)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向所述空腔内缩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形成为安装板(1),所述扶手本体(2)包括扶手部(22)和设置在所述扶手部(22)上的杆部(21),所述杆部(21)沿自身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21)包括设置在所述扶手部(22)两端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杆部(211)和第二杆部(212),所述第一杆部(211)和所述安装板(1)对应于所述第一杆部(211)的位置中的一者上,沿所述延伸方向形成有导向槽(4),另一者上形成有用于可移动地插入到所述导向槽(4)内的导向凸起(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4)形成在所述第一杆部(211)上且所述导向槽(4)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杆部(211)的端部以在该端部形成有第一开口(41),所述导向凸起(5)形成在所述安装板(1)对应于导向槽(4)的位置上,且所述导向凸起(5)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导向槽(4)的延伸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部(212)上形成有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且贯通所述第二杆部(2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容纳槽(6),在该容纳槽(6)内设置有用于提供始终驱使所述杆部(21)回复到未受外力时所处的初始位置的弹性件(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6)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杆部(212)的端部以在该端部形成有第二开口(61),所述安装板(1)对应于所述第二杆部(212)的位置上突出设置有能够贯通所述容纳槽(6)的导向凸台(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6)靠近所述第二开口(61)的位置形成有扩径的限位槽(62),该限位槽(62)内可拆卸地设置有限位凸起(8),所述弹性件(9)为螺旋弹簧且位于所述导向凸台(7)和所述限位凸起(8)之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扶手还包括与所述安装板(1)配合以形成容纳空间的扶手盖(3),所述扶手本体(2)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扶手本体(2)能够相对于所述扶手盖(2)伸缩。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车身钣金、位于乘坐空间内的内饰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扶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件为A柱上护板,所述车身钣金为A柱,所述安装部安装到所述A柱上,所述A柱上护板上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扶手本体(2)伸出的通孔,所述扶手本体(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外侧的所述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89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疲劳驾驶功能的提高舒适度的出租车
- 下一篇:一种防急刹车公交车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