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附着力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2089.4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时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着力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浆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附着力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性银浆是指印刷于导电承印物上,使之具有传导电流和排除积累静电荷能力的银浆,一般是印在塑料、玻璃、陶瓷或纸板等非导电承印物上。导电银浆可分为两类:聚合物导电银浆和烧结型导电银浆,聚合物导电银浆是通过在基体表面烘干或固化成膜,以有机聚合物作为粘接相的银浆;烧结型导电银浆是在基体表面烧结成膜,烧结温度>500℃,以玻璃粉或氧化物作为粘接相的银浆。但无论是哪类导电银浆,其在热敏电阻表面都容易脱落,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添加附着力促进剂来增加导电银浆的附着力。而添加了附着力促进剂的导电银浆,其导电性能也会不可避免的下降。
CN104538085A公开了一种环保导电银浆,该专利中的导电银浆使用导电石墨烯,增加导电性能,但附着力却明显下降了,对于热敏电阻电极来说,并不能成为导电浆料的选择范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附着力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该银浆具有高于常规银浆的附着力和不下于常规银浆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附着力导电银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片状银粉90~120、玻璃粉10~18、树脂8~14、稀释剂2~5、表面活性剂1~3。
优选的,所述片状银粉为平均粒径1~5μm,密度10.5g/cm3,比表面积<4m2/g的市售银粉。
优选的,所述树脂包括丁醇醚化二甲酚甲醛树脂、季戊四醇醇酸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
优选的,所述稀释剂为丙酮、甲乙酮或环己酮。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或月桂醇硫酸钠。
上述高附着力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调配好的树脂按份置于反应釜中,向其中添加稀释剂,常温300~400r/min搅拌均匀,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升温至50~60℃,300~400r/min搅拌40~60min,得到有机载体;
步骤2)将步骤1)制备的有机载体置于搅拌分散机中,先向其中加入玻璃粉,再分多次加入片状银粉,每次加入后先搅匀,全部加入后,在1000~1200r/min下高速搅匀,然后用三辊研磨机研磨至精细度<15μm,得到所述高附着力导电银浆。
本发明的导电银浆使用特殊的树脂材料,相较常规的银浆,大大提高了浆料的附着力,同时经测试,方阻值均<20Ω*m,低于常规银浆,兼顾了浆料的导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高附着力导电银浆,该银浆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份制成:
片状银粉90、玻璃粉10、丁醇醚化二甲酚甲醛树脂3、季戊四醇醇酸树脂3、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甲乙酮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
其中,所述片状银粉可采用平均粒径1~5μm,密度10.5g/cm3,比表面积<4m2/g的市售银粉。
所述高附着力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将3份丁醇醚化二甲酚甲醛树脂、3份季戊四醇醇酸树脂、2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混合后置于反应釜中,向其中添加2份甲乙酮作为稀释剂,常温300r/min搅拌均匀,再加入1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升温至50℃,设置转速300r/min搅拌40min,得到有机载体;
2、将制备的有机载体置于搅拌分散机中,先向其中加入10份玻璃粉作为粘结剂,再分多次加入90份片状银粉,每次加入后先搅匀,全部加入后,在1000r/min下高速搅拌均匀,最后用三辊研磨机研磨至精细度<15μm,得到所述高附着力导电银浆。
实施例2
一种高附着力导电银浆,该银浆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份制成:
片状银粉120、玻璃粉18、季戊四醇醇酸树脂4、松香改性酚醛树脂4、三聚氰胺甲醛树脂3、脲醛树脂3、环己酮5、月桂醇硫酸钠3;
其中,所述片状银粉可采用平均粒径1~5μm,密度10.5g/cm3,比表面积<4m2/g的市售银粉。
所述高附着力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时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时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2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汇集污泥的自清洁泵站底座
- 下一篇:一种带反冲洗功能的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