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下而上生长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阵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9804.7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1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黎大兵;孙晓娟;贾玉萍;刘贺男;宋航;李志明;陈一仁;蒋红;张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105 | 分类号: | H01L31/105;H01L31/18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料 制备 生长 深紫外探测器 刻蚀工艺 漏电通道 阵列制备 半导体技术领域 欧姆接触电极 刻蚀台面 生长窗口 掩膜材料 刻蚀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下而上生长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阵列的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AlGaN基探测器阵列制备过程中,刻蚀工艺需要有毒气体、刻蚀工艺复杂、刻蚀后器件存在漏电通道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长N型AlGaN基材料;(2)制备掩膜材料;(3)制备生长窗口;(4)生长I型AlGaN基材料和P型AlGaN基材料;(5)分别在N型AlGaN基材料和P型AlGaN基材料上制备欧姆接触电极。本发明方法避免了AlGaN基探测器阵列制备过程中有毒气体的使用,解决了刻蚀台面存在漏电通道的问题,并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下而上生长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阵列的方法。
背景技术
AlGaN基材料属于直接宽带隙半导体材料,通过调节AlGaN中的Al的组分,AlGaN的禁带宽度能够在3.4ev~6.2ev范围内连续可调,进而使得AlGaN基紫外探测器能够实现对200nm~365nm波段紫外光的本征探测。另外,AlGaN基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抗辐照能力强等优势,因此,AlGaN基材料是研制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的理想材料,AlGaN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具有全固态,体积小,抗辐照能力强,适合在苛刻条件下工作等优势。与传统的Si紫外探测器和光电倍增管相比,AlGaN紫外探测器能够本征实现对紫外及深紫外光探测,避免了Si紫外探测器复杂的光过滤系统的使用;与传统的光电倍增管相比,AlGaN紫外探测器具有全固态,无需制冷系统等优势。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组都纷纷将研究重心转移到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光电材料和器件的研究上,所以在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成功研制了各种结构的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其中,包括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肖特基结构和PIN结构的探测器。其中PIN结构探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暗电流低、便于集成等优势被视为最有前景的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的结构,使得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备受关注。
但是,到目前为止,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通常利用自上而下的刻蚀工艺来实现,即在蓝宝石等衬底上,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MOCVD)或者分子束外延的方法(MBE)生长PIN结构的AlGaN基材料外延层,然后通过光刻工艺界定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光敏面的尺寸,接下来利用干法刻蚀工艺刻蚀台面。由于生长AlGaN基材料的衬底为蓝宝石等绝缘衬底,因此AlGaN基光电子器件和微电子器件需采用平面结构。对于自上而下依次为P型AlGaN-I型AlGaN-N型AlGaN-衬底的结构材料而言,需要通过刻蚀工艺刻蚀至N型AlGaN基材料,获得PIN结构台面。然后利用介电材料,如SiO2对刻蚀台面进行钝化,以减少漏电通道,最后,通过分别在P型AlGaN和N型AlGaN材料上制备欧姆接触电极,完成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阵列。其中,AlGaN基材料刻蚀工艺困难,由于AlGaN基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湿法腐蚀及一般的干法腐蚀所用气体均无法与AlGaN基材料反应,AlGaN基材料的刻蚀气体为反应活性高的Cl2等,而Cl2是有毒气体,因此AlGaN基材料刻蚀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隐患。此外,AlGaN基材料的刻蚀对刻蚀系统要求苛刻,需要整个系统均需耐腐蚀系统。而且,刻蚀后的AlGaN基材料台面存在很多漏电通道,需要进一步做钝化处理,增加了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阵列的工艺难度。
因此,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解决AlGaN基材料的刻蚀问题,将大大推动AlGaN基紫外及深紫外探测器的发展和应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9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