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卡箍的自动装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0111.X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1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明;秦勇;李鹏飞;孔祥泉;闫盛辉;李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涡轮 增压 器卡箍 自动 装配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涡轮增压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卡箍的自动装配机构。包括工件定位托盘、卡箍拾取机构、螺栓扶正机构、螺母自动拧紧机构、台板、支架、托盘传输线体及蜗壳压紧机构,其中工件定位托盘置于托盘传输线体上,支架设置于台板上,卡箍拾取机构、螺栓扶正机构、螺母自动拧紧机构及蜗壳压紧机构均设置于支架上,卡箍拾取机构用于从工件定位托盘拾取卡箍至蜗壳上,蜗壳压紧机构用于压紧蜗壳,螺栓扶正机构用于扶正卡箍螺钉,螺母自动拧紧机构用于拧紧卡箍螺母,从而实现涡轮增压器卡箍的自动装配。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兼容性强,可实现卡箍的螺母与螺栓拧紧扭矩精确控制,并且实时存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涡轮增压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卡箍的自动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汽车制造领域,涡轮增压器已经普及到许多类型的汽车上,它弥补了一些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先天不足,使发动机自不改变排气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输出功率30%以上。因此许多汽车制造公司都采用这种增压技术来改进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藉以实现轿车的高性能化。在国内,涡轮增压器的压壳与蜗壳部分用以连接的卡箍装配都是以手工操作的方式来实现,效率低下,且螺栓与螺母之间的拧紧力矩与拧紧深度无法精准把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卡箍的自动装配机构,该机构用于涡轮增压器卡箍的装配,自动化程度高、兼容性强,可实现螺母与螺栓拧紧扭矩精准控制并实时存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卡箍的自动装配机构,包括工件定位托盘、卡箍拾取机构、螺栓扶正机构、螺母自动拧紧机构、台板、支架、托盘传输线体及蜗壳压紧机构,其中工件定位托盘与托盘传输线体滑动连接,所述支架设置于台板上,所述卡箍拾取机构、螺栓扶正机构、螺母自动拧紧机构及蜗壳压紧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卡箍拾取机构用于从工件定位托盘拾取卡箍至蜗壳上,所述蜗壳压紧机构用于压紧蜗壳,所述螺栓扶正机构用于扶正卡箍螺钉,所述螺母自动拧紧机构用于拧紧卡箍螺母,从而实现涡轮增压器卡箍的自动装配。
所述台板上设有用于限制工件定位托盘的挡停气缸。
所述卡箍拾取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及连杆吸附机构,其中竖直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杆吸附机构通过竖直移动机构和水平移动机构的驱动可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
所述连杆吸附机构包括导向板连接座、导向板、夹爪收缩气缸、连杆组件及吸盘座,其中导向板通过导向板连接座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导向板的一端对称铰接有两个夹爪收缩气缸,另一端对称铰接有两组连杆组件,所述夹爪收缩气缸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所述连杆组件铰接,两组所述连杆组件的末端分别设有一个吸盘座,两个所述吸盘座通过两个夹爪收缩气缸的驱动张开或闭合。
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竖直导轨I、电缸及提升气缸,其中竖直导轨I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电缸和提升气缸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滑座连接;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板、水平导轨、滑动板及卡箍横移气缸,其中连接板与所述竖直导轨I滑动连接,所述水平导轨和卡箍横移气缸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水平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卡箍横移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连杆吸附机构位于所述滑动板的下方、并且与所述滑动板连接。
所述蜗壳压紧机构包括水平驱动气缸、竖直驱动气缸及压板,其中水平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且输出端与所述竖直驱动气缸连接,所述竖直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连接。
所述螺栓扶正机构包括为螺栓扶正气缸、扶正气爪及螺钉夹爪,其中螺栓扶正气缸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且输出端与所述扶正气爪连接,所述扶正气爪上连接有两个螺钉夹爪,两个所述螺钉夹爪通过所述扶正气爪的驱动张开或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0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夹片自动合装套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