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热连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的异步窜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1069.3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晨;杨荃;孙西佳;肖佳乐;王秋娜;何海楠;赵剑威;李宝鑫;孙友昭;徐冬;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热连轧 下游 机架 工作 异步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针对带钢热轧下游机架工作辊的异步窜辊控制方法,所述方法为:在一块轧件完成轧制后,上下工作辊反向横移相同的距离,然后进行下一块轧件的轧制,即窜辊;在带钢轧制生产过程中,上下工作辊在正向与反向最大窜辊行程位置之间进行周期性往复地窜辊,即每一块轧件轧制完成后按照预定步长进行窜辊,达到窜辊极限位后上下工作辊窜辊方向均进行反向,以上下工作辊相重合的位置为窜辊零位,经过窜辊极限位各一次后再次回到窜辊零位为单个往复窜辊周期,其特征在于:下游机架在同一窜辊函数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相位的正向或负向偏移,使机架形成异步窜辊;
所述下游机架的基础窜辊控制采用同一窜辊函数,写成下式:
L(i)=L0×km-1×f(i)
式中,L(i)为轧制第i块带钢的窜辊值;
L0为第1个往复周期的窜辊行程,其值根据带钢轧制块数、带钢宽度以及现场实际工况确定;
k为行程衰减系数,表示整个窜辊周期的行程的衰减的快慢;
m为窜辊往复周期数,其值与轧辊经过窜辊零位的次数有关,每经过两次窜辊零位,为一个窜辊周期;
f(i)为窜辊函数的变化函数,表示整个窜辊函数的变化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窜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明确下游各机架的最大窜辊行程Lm:
根据现场实际工况的不同,确定每个现场可用的最大窜辊行程Lm;
步骤2,确定异步窜辊控制方法的异步系数q:
异步系数值的大小表征机架之间进行异步的程度,q值取值范围为[0,1],根据现场反馈的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3,确定异步的机架:
确定正向偏移的机架和负向偏移的机架,其中正向偏移通过取q在[0,0.5]范围内确定,负向偏移通过取q在(0.5,1]范围内确定;
步骤4,确定异步块数t:
确定了每个机架的异步相位之后,将异步相位值转换为异步块数t,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t=t0×q
t0为首周期轧制块数,其取值范围是[1,30];
步骤5,确定最终窜辊函数:
每个机架计算出异步块数t之后,按照下面的公式得出新的异步窜辊策略的各机架窜辊值:
L(i)=L0×km-1×f(i+t)
至此,完成异步窜辊策略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步窜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确定异步的机架:对下游三个机架F5,F6和F7实施异步窜辊控制,其中,F6机架保持原有相位不变,F5和F7两个机架的函数分别进行正向或者负向的偏移,F5和F7机架进行正偏移或进行负偏移根据现场实际工况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步窜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游F5和F7两个机架的异步系数q之和等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异步窜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窜辊的最大行程Lm,其取值范围是0mm~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10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回收用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 下一篇: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