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箔与铜端子、铝箔与铝端子的扩散接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1192.5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9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欢东;水野芳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00 | 分类号: | B23K20/00;B23K20/26;B23K101/38;B23K103/10;B23K103/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陈万江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箔 端子 铝箔 扩散 接合 方法 | ||
1.一种铜箔与铜端子、铝箔与铝端子的扩散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待接合的锂电池本体(1)、铜端子(2)、铝端子(3)、通电扩散接合装置(4)、石墨模具(5)、冷却装置(6)、正电极(41)、负电极(42)和温度检测装置(7),通电扩散接合装置(4)连接于正电极(41)和负电极(42),在正电极(41)和负电极(42)分别安装石墨模具(5);
步骤二:将铜端子(2)的一端贴设于锂电池本体(1)的铜箔片(12),将铝端子(3)的一端贴设于锂电池本体(1)的铝箔片(13);
步骤三:通过冷却装置(6)将锂电池本体(1)的锂电池主体(11)进行固定,铜端子(2)、铝端子(3)、铜箔片(12)和铝箔片(13)均凸伸出冷却装置(6)的外部,从而形成待接合的整体;
步骤四:将待接合的整体放置于通电扩散接合装置(4)内,通电扩散接合装置(4)将正电极(41)的石墨模具(5)抵触在铜端子(2)或铝端子(3)上,负电极(42)的石墨模具(5)抵触在铜箔片(12)或铝箔片(13)上,使得铜端子(2)与铜箔片(12),或铝端子(3)与铝箔片(13)抵触在一起;
步骤五:打开通电扩散接合装置(4)的电源控制开关,使通电扩散接合装置(4)通电启动,通电扩散接合装置(4)将正电极(41)的石墨模具(5)与负电极(42)的石墨模具(5)朝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使正电极(41)的石墨模具(5)与负电极(42)的石墨模具(5)对铜端子(2)与铜箔片(12),或铝端子(3)与铝箔片(13)施加压力,同时使正电极(41)与负电极(42)之间形成导通的电流,正电极(41)与负电极(42)之间电流使得铜端子(2)与铜箔片(12),或铝端子(3)与铝箔片(13)发热,同时冷却装置(6)对锂电池主体(11)进行冷却,确保锂电池主体(11)不发生融化;
步骤六:再通过温度检测装置(7)分别对铜端子(2)与铜箔片(12)的接合部位的温度,或铝端子(3)与铝箔片(13)的接合部位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检测装置(7)根据检测的温度值配合电源控制开关启闭通电扩散接合装置(4),从而控制接合部位的接合温度;当铜端子(2)与铜箔片(12)的接合部位的接合温度达到设定值时,铜端子(2)与铜箔片(12)发生扩散接合,铜端子(2)的原子向铜箔片(12)内扩散,铜箔片(12)的原子向铜端子(2)内扩散;当铝端子(3)与铝箔片(13)的接合部位的接合温度达到设定值时,铝端子(3)与铝箔片(13)发生扩散接合,铝端子(3)的原子向铝箔片(13)内扩散,铝箔片(13)的原子向铝端子(3)内扩散;
步骤七:扩散接合完成后,将铜箔片(12)与铜端子(2),或铝箔片(13)与铝端子(3)冷却至室温,完成铜箔片(12)与铜端子(2),或铝箔片(13)与铝端子(3)的扩散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箔与铜端子、铝箔与铝端子的扩散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当铜端子(2)与铜箔片(12)的接合部位的接合温度达到500℃~600℃时,铜端子(2)与铜箔片(12)发生扩散接合,铜端子(2)的原子向铜箔片(12)内扩散,铜箔片(12)的原子向铜端子(2)内扩散;当铝端子(3)与铝箔片(13)的接合部位的接合温度达到600℃~700℃时,铝端子(3)与铝箔片(13)发生扩散接合,铝端子(3)的原子向铝箔片(13)内扩散,铝箔片(13)的原子向铝端子(3)内扩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箔与铜端子、铝箔与铝端子的扩散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6)包括第一冷却夹具(61)及连接于第一冷却夹具(61)的第二冷却夹具(62),所述锂电池主体(11)位于第一冷却夹具(61)与第二冷却夹具(62)之间,所述第一冷却夹具(61)和第二冷却夹具(62)均设置有冷却槽(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箔与铜端子、铝箔与铝端子的扩散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夹具(61)和第二冷却夹具(62)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容置锂电池主体(11)的容置槽(6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箔与铜端子、铝箔与铝端子的扩散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模具(5)设置有用于散热的凸块(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11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