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顶风道与区间盾构同时施工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6888.7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9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严宇辉;张利平;李毅;徐林有;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14;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道 区间 盾构 同步 施工 结构 方法 | ||
1.一种轨顶风道与区间盾构同步施工结构,包括对拉螺杆及蝴蝶扣(1)、中板预留浇注孔(2)、中板及轨顶风道结构钢筋(3)、侧墙加固对拉螺杆及蝴蝶扣(4)、侧墙底板木模板(5)、侧墙底板次龙骨木方(6)、底板主龙骨双拼钢管(7)、底板侧墙顶托(8)、架体钢管斜撑(9)、门架式碗口架(10)、盾构电瓶车及轨道(11)和方形混凝土浇筑盒(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预留浇注孔(2)方便轨顶风道混凝土浇筑,并采用预留孔洞穿对拉螺杆及蝴蝶扣(1)和设置架体钢管斜撑(9)搭设门式支撑架,保证区间盾构同轨顶风道同时施工,适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顶风道与区间盾构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预留浇注孔(2)是直径为φ150mm的PVC孔,在轨顶风道两侧墙及底板中线预留三排,间距为1200mm,孔洞大小及间距按混凝土浇筑、振捣、模板拉结、后期封堵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顶风道与区间盾构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混凝土浇筑盒(12)采用18mm厚木模板(12-1)拼装成1000mm×1000mm盒子,外侧采用100mm×100mm方木(12-2)加固,采用叉车和料斗中板运输混凝土至方形盒子内,保证混凝土沿中板预留浇注孔(2)流至轨顶风道侧墙及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顶风道与区间盾构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及蝴蝶扣(1)的公称尺寸为28mm,上端焊接外径尺寸为φ28mm的圆钢筋(1-1)成T形,中板顶面凿出结构钢筋同T形钢筋焊接固定对拉螺杆(1-2),对拉螺杆(1-2)同轨顶风道侧墙水平及底板钢筋焊接,在下端设置双蝴蝶扣(1-3)及双螺母(1-4),保证模板拉结受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顶风道与区间盾构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主龙骨双拼钢管(7)的尺寸为φ48×3.6mm,轨顶风道横向钢管需采用通长并搁置两侧架体上,中板预留浇注孔(2)下穿对拉螺杆(1-2)上设双拼钢管,钢管接头需焊接成整体且位于轨顶风道横向钢管下,无对拉螺杆(1-2)处纵横钢管采用扣件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顶风道与区间盾构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钢管斜撑(9)有横向预留拉结孔断面,设置两道斜撑位于轨顶风道侧墙及中板预留浇注孔(2)中心线,横向无预留拉结孔断面,设置四道斜撑,位于两侧立杆至轨顶风道中线三等分线处,保证整体受力均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顶风道与区间盾构同步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式碗口架(10)位于洞口附近,洞口两侧架体纵横间距为600mm×600mm,距离洞口的步距为1200mm,并按构造要求设置剪刀撑及纵横向水平杆,门架式碗口架(10)架体中间预留尺寸为3500×4500mm洞口,洞口上设置间距均匀的三道水平杆,架体一侧设置双排式,并将水平杆顶住侧墙,另一侧设置三排式,保证上部操作空间不小于1400mm,且外侧设置不低于1100mm防护栏杆。
8.一种轨顶风道与区间盾构同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现场电瓶车位置搭设门架式碗口架(10),所述门架式碗口架(10)顶端安装侧墙顶托(8),并在对拉螺杆(1-2)下端安装双蝴蝶扣(1-3)和螺母(1-4),再将底板主龙骨双拼钢管(7)安装在侧墙顶托(8)及蝴蝶扣(1-3)上,根据轨顶风道底板标高调整侧墙顶托(8)及对拉螺杆(1-2)上螺母(1-4)的位置,后按图纸尺寸安装轨顶风道底模及侧墙底板次龙骨木方(6)、侧墙底板木模板(5),在轨顶风道底板主龙骨双拼钢管(7)下安装架体钢管斜撑(9)及侧墙顶托(8),并在侧墙底板木模板(5)上绑扎轨顶风道结构钢筋(3),将轨顶风道结构钢筋(3)与对拉螺杆(1-2)焊接成整体;
b.在结构中板上采用叉车、料斗转运混凝土,至中板预留浇注孔(2)处,并在中板预留浇注孔(2)上采用厚木模板(12-1)和木方(12-2)用钉子固定方形混凝土浇筑盒(12),进行轨顶风道底板混凝土浇筑;
c.待底板混凝土初凝后安装固定轨顶风道侧墙底板木模板(5)、侧墙底板次龙骨木方(6)、底板主龙骨双拼钢管(7),并采用侧墙加固对拉螺杆及蝴蝶扣(4)固定,同上述方法浇筑侧墙混凝土及预留孔;
d.待轨顶风道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侧墙底板木模板(5)及门架式碗口架(10)架体,并同步割除对拉螺杆(1-2),完成材料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68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