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堤路结合路基结构和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6900.4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松;雷露恩;李毅;叶亦盛;马学辉;杜雄伟;刘成钢;姚浩;施国华;沈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2B3/12;E02B3/10;E02D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路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堤路结合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该路基结构包括搅拌桩(1)、褥垫层(2)、粘性土(3)、砂性土(4)、土工格栅(5)、模袋混凝土(6)、土工布(7)、河道水面标高(8)、粘性土砂性土填筑交界面(9)、堤路填筑边界线(10,11)以及堤路交工面(12),所述搅拌桩(1)为粉喷桩、水泥土搅拌桩或者高压旋喷桩,桩体直径为400-800mm,搅拌桩(1)桩体打穿淤泥层后,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1000-1500mm,呈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布置,褥垫层(2)为300-500mm厚的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石,临河侧防洪堤采用粘性土(3)填筑,路基采用砂性土(4)填筑,堤路填筑边界线(10,11)铺设有一层土工格栅(5)进行搭接,褥垫层(2)以上交界部位挖台阶处理,土工格栅(5)的左右两侧宽出交界线1000mm以上,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放样,放出堤路填筑边界线(10,11)及粘性土砂性土填筑交界面(9);
b.由岸边浅水区域开始,遵照测量结果开始推填粘性土(3)和砂性土(4)至标高常水位加1000mm,填土顺序为先填筑河堤粘性土(3),后填筑砂性土(4),即粘土填筑稍快于砂性土(4);
c.填土至河道水面标高(8)后进行水泥土搅拌桩(1)的施工;
d.搅拌桩(1)施工结束后铺设褥垫层(2),再用路基粘性土(3)和砂性土(4)找平;
e.在找平后的路基表面,粘性土砂性土填筑交界面(9)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5);
f.上部再按规范要求填筑粘性土(3)和砂性土(4)并压实,交界面挖台阶处理;
g.两侧边坡采用模袋混凝土(6)防护,为了保证模袋混凝土(6)基底的长期稳定,坡面整平后铺设一层针刺无纺土工布(7)滤层再进行模袋混凝土(6)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69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固定用于轨道车辆的轨道的装置
- 下一篇: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