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航空拖曳式稳定靶标系统的无人机空基回收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0373.4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7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马铁林;张晓鸥;别大卫;张秦岭;陈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5/00 | 分类号: | B64D5/00;B64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航空 拖曳 稳定 靶标 系统 无人机 回收 装置 方法 | ||
一种基于航空拖曳式稳定靶标系统的无人机空基回收装置与方法,该装置由可收放式安装支架、航空绞车、拖缆、稳定靶标、拦阻索回收结构组成。通过航空绞车释放拖缆,将稳定靶标放出,无人机在导引系统的引导下从稳定靶标后部接近,使用背部的回收钩与稳定靶标下方的拦阻索装置撞击对接并锁死,无人机随航空绞车收拖缆拖靶一同收至母机内,由工作人员从拦阻索装置上卸下无人机,完成空基回收。该方法因稳定靶标和小型无人机均远离母机,气流扰动小,提高母机的安全性,同时母机对无人机的干扰小,回收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航空拖曳式稳定靶标系统的无人机空基回收装置与方法,属于航空飞行器技术的无人机回收领域。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向往实现飞机的空基发射与回收,这种发射与回收方式通过航程、载重较大的母机将子机运输到任务区域,可以极大的增加子机的巡航半径,摆脱了地面机场限制,增大了子机起降的灵活性。然而受技术、风险和成本限制,飞机空基发射与回收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以及近期蜂群无人机战术的提出,小型无人机空基发射与回收技术越来越受到航空领域的重视。小型无人机系统已证明其在战场上的价值,常规作战和特种作战部队都使用小型无人机系统,提供点、路线和环境侦察、目标捕获、战损评估以及其它创新应用。小型无人机系统将通过“改变游戏规则”的概念来增强或重新定义空中作战力量,各类新型无人机作战形式层出不穷,蜂群无人机战术就是其中之一。而小型无人机自身固有劣势仍制约着蜂群无人机战术走向战场实用。小型无人机重量小,速度低,航时和航程相比大型无人机小很多,作战半径有限,作战前突能力差,不能执行远距离作战任务,无法最大限度发挥中小型无人机蜂群作战的优势,这成为了制约中小型无人机创新作战概念和作战任务实施的障碍。解决小型无人机固有劣势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选择空基发射与回收方式。利用大型运输机作为空中母机,将小型无人机带到任务区域上,然后进行快速空中发射,利用无人机蜂群作战优势,对目标敏感区域进行侦察打击,任务结束后母机可视情对蜂群无人机进行回收。
现有空基精确回收方法与装置如专利CN106516144A、CN205770184U、CN204674845U和CN205971887U等,采用的大多是撞网、翼尖撞线等方式。这些方式虽然能实现较大批量无人机的同时回收,但其缺点比较明显:首先,为使无人机避开母机附近的湍流,需要设计较长的机械机构使网张开的时候距离母机相对较远。其次,大批量回收需要拦阻网有较大的面积,也需要相应的折叠机构来满足闲置状态下母机内的存放,增加了结构复杂度。最后,撞网、撞线类回收方式对无人机机体结构的损伤比较大,会导致无人机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主要解决无人机空基精准回收问题,将拖曳式稳定靶标系统应用在无人机的空基回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航空拖曳式稳定靶标系统和独特创新结构的拦阻索回收结构的空基回收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0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