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型建筑设备的散热器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4368.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建光 |
主分类号: | F01P3/22 | 分类号: | F01P3/22;F01P11/00;F01P1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储液箱 冷凝器 进液管 重型建筑设备 过滤器 冷却装置 一端设置 回液管 超声波振荡器 声波发生器 温度检测器 端部连接 内部设置 散热效率 控制器 电磁阀 上表面 循环泵 后壁 箱盖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建筑设备的散热器冷却装置,包括储液箱、冷凝器,所述储液箱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储液箱上表面设置有箱盖,所述储液箱一端设置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端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散热器下方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旁边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进液管端部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储液箱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后壁上设置有声波发生器,所述冷凝器内部设置有超声波振荡器。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加快散热器的冷却速度,提高散热效率,避免设备因为高温出现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型建筑设备的散热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罐车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用设备,水泥罐车在启动的过程中发动机和液压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出会对车辆的动力系统造成损坏,因此汽车发动机内一般安装有散热器进行散热。目前水泥罐车的散热器主要通过水进行冷却,但是水的沸点高,散热速度慢,导致所述散热器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从而容易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重型建筑设备的散热器冷却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重型建筑设备的散热器冷却装置,包括储液箱、冷凝器,所述储液箱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储液箱上表面设置有箱盖,所述储液箱一端设置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端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散热器下方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旁边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进液管端部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储液箱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后壁上设置有声波发生器,所述冷凝器内部设置有超声波振荡器。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包括主壳体、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焊接在所述主壳体下方,所述主壳体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散热翅片,所述主壳体内部焊接有多道导热板,所述冷凝器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所述冷凝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箱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的内壁为具有多道凹坑的波纹面。
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导热板的高度为所述主壳体内部直径的2/3-3/4,所述导热板焊接在所述主壳体内部,相邻的两块所述导热板分别焊接在所述主壳体内壁的两侧在所述主壳体内部形成平躺的“S”结构,所述超声波振荡器镶嵌在所述导热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储液箱顶部,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控制器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防水型充电插孔,所述蓄电池旁边设置有信号发射器,所述控制器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显示屏另一侧设置有操作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内壁设置有一层厚度不小于5mm的隔热板,所述储液箱内壁上设置有液位监测器,所述液位监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储液箱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储液箱与所述冷凝器连接的管道口处设置有蒸发器。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内储存的冷却介质为氯化氢、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的温度检测范围为-30℃-100℃。
进一步的,所述回液管外部包裹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采用发泡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保温套的厚度不小于5mm。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外部包裹有散热套,所述散热套采用导热系数高的金属制成,所述散热套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底部距离所述进液管的外壁的距离小于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加快散热器的冷却速度,提高散热效率,避免设备因为高温出现故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建光,未经谢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4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高低温双循环冷却系统
- 下一篇:用于冷却内燃机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