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的蛛丝毛蓝耳草方法及其在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9276.1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8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林石狮;陈钰婷;彭江颖;罗国良;高玉蓉;李远航;何卓彦;冯霞;丘燕芬;梁小双;崔衡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2/00;A01G24/10;A01G24/15;A01G24/20;A01G24/22;A01G24/23;A01G24/28;A01C1/00;A01C2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郝文婷;刘明星 |
地址: | 5282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园林 废弃物 栽培 蛛丝 毛蓝 方法 及其 矿区 生态 修复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栽培混合基质置于容器中,再将蛛丝毛蓝耳草小段插入所述栽培混合基质中,充分浇水、正常管护;
所述的栽培混合基质是将园林废弃物与粗砂、陶粒按照3:1:1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后,再与体积比为1:1的干鸡粪和草木灰混合形成的底肥按照10:1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得到;
其中,所述园林废弃物按照如下步骤得到:
(1)收集园林废弃物:收集草坪修剪、树干剪枝和自然落叶产生的多种园林废弃物,经晒干、粉碎后,备用;
(2)发酵园林废弃物:将步骤(1)所得园林废弃物浸泡冷水1~2周,放干水后撒入塘泥1000~1200g/m3,搅拌,盖上塑料膜自然发酵;
(3)调节园林废弃物pH:发酵完毕后,将pH值调节至7.5~8.5;
步骤(1)中,所述园林废弃物按照含水量分为干、湿两类,含水量小于等于40%的为干园林废弃物,含水量大于40%的为湿园林废弃物,将湿园林废弃物暴晒7~10天进行消毒和脱水,然后与干园林废弃物一起粉碎,得到木屑状或锯末状的园林废弃物;
步骤(2)中,所述自然发酵为:春夏季发酵3~4周,每3~5天翻一次;秋冬季发酵8~10周,每10~14天翻一次;
所述蛛丝毛蓝耳草小段的培育方法如下:在春夏季节,选取生长健康的蛛丝毛蓝耳草种群,从聚集的根系或匍匐枝条处剪下长10~15cm、带节和5~10片叶子的小段,然后浸泡于晾晒1~2天的自来水2~3h,每15L所述自来水还加入了0.5gNAA和150g多菌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后的前两星期将容器放于苗圃,设置0.5~1m高的遮荫棚,两星期后撤除遮荫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蛛丝毛蓝耳草生长中,每1~2周喷洒一次肥料,所述肥料为2:1:1质量比的尿素、P2O5和KCl,浓度为200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使用过磷酸钙调节pH值。
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栽培得到的蛛丝毛蓝耳草,在陡坡和岩壁的绿化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蛛丝毛蓝耳草在陡坡和岩壁的绿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核心种植区的施工:在岩壁上横置架设长度不等的宽5~10cm的木板,木板底部用钢钉对其进行固定和制成,再在木板上铺设厚度为2~3cm的水泥,静置1周后形成种植水泥槽;
(b)形成多孔表面层:使用质量比为2:1~4:1的水泥和粗砂混合调配成为多孔混凝土,通过高压气体喷射机将其喷射至岩面形成1~2cm厚的多孔混凝土层,即多孔表面层;
(c)种子喷射:将蛛丝毛蓝耳草果实泡入水中1天,然后捞出、破碎后混入用本地土壤加水搅拌成的泥浆中,再加入中性粘合剂,通过高压气体喷射机喷射至步骤(b)所述多孔表面层上;
(d)养护:铺设一层厚无纺布在步骤(c)所得多孔表面层上,每2~3天喷水一次,待蛛丝毛蓝耳草种子发芽后撤下厚无纺布,喷洒一次0.3~0.5质量%的尿素;
(e)核心区种植:在陡坡和岩壁的裂缝或空隙中直接填入所述栽培混合基质,将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栽培得到的蛛丝毛蓝耳草置于所述栽培混合基质并固定;
在步骤(a)所述种植水泥槽的底部先铺垫体积比1:1的干鸡粪和草木灰混合而成的底肥,再将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栽培得到的蛛丝毛蓝耳草成片或成块铺设至所述种植水泥槽中,然后浇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未经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92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