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的蛛丝毛蓝耳草方法及其在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9276.1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8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林石狮;陈钰婷;彭江颖;罗国良;高玉蓉;李远航;何卓彦;冯霞;丘燕芬;梁小双;崔衡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2/00;A01G24/10;A01G24/15;A01G24/20;A01G24/22;A01G24/23;A01G24/28;A01C1/00;A01C2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郝文婷;刘明星 |
地址: | 5282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园林 废弃物 栽培 蛛丝 毛蓝 方法 及其 矿区 生态 修复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及其在陡坡和岩壁绿化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通过循环利用园林废弃物制成的栽培混合基质栽培蛛丝毛蓝耳草,是一种新的、高效的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解决了园林废弃物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本发明方法栽培的蛛丝毛蓝耳草以及栽培中使用的栽培混合基质可应用于陡坡和岩壁绿化中,配合相应的绿化工艺,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特色景观,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态修复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制备一种栽培混合基质,并将其用于高效栽培鸭跖草科植物蛛丝毛蓝耳草,且将栽培得到的蛛丝毛蓝耳草应用于陡坡和岩壁绿化中。
背景技术
蛛丝毛蓝耳草(Cyanotis arachnoidea)隶属鸭跖草科蓝耳草属,该种为多年生草本。根须状,径达2毫米。主茎短缩。基生叶莲座状,可育叶生于叶丛下部,披散或匍匐,节上生根,长20-70厘米,有疏或密蛛丝状毛。主茎的叶丛生,禾叶状或带状,长8-35厘米,宽0.5-1.5厘米,上面疏生蛛丝状毛至近无毛,下面常密被毛。蝎尾状聚伞花序常数个簇生枝顶或叶腋,花无梗;花瓣蓝紫、蓝或白色,花丝被蓝色蛛丝状毛。蒴果小,种子灰褐色。花期6-9月,果期10月。
陡坡与岩壁的近垂直和垂直绿化是矿山修复、岩壁绿化等生态修复工程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该类修复区域面临施工坡度大、水分流失快速、阳光强烈、植物根系难以固着、雨季冲刷力量强、营养贫瘠等诸多强负面因素,使用植物修复的工艺面临诸多困难。但随着生态文明建立的逐步深入,陡坡和岩壁的近垂直和垂直绿化对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打造特色生态景观,整体增强生态效益方面具有直接而显著的效果,能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园林废弃物利用方式匮乏以及矿区生态亟待修复等问题,提供一种循环利用园林废弃物制成的栽培混合基质高效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栽培得到的蛛丝毛蓝耳草应用于陡坡和岩壁的绿化中。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栽培混合基质,其是将园林废弃物与粗砂、陶粒按照3:1:1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后,再与体积比为1:1的干鸡粪和草木灰混合形成的底肥按照10:1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得到;
其中,所述园林废弃物按照如下步骤得到:
(1)收集园林废弃物:收集草坪修剪、树干剪枝和自然落叶产生的多种园林废弃物,经晒干、粉碎后,备用;
(2)发酵园林废弃物:将步骤(1)所得园林废弃物浸泡冷水1~2周,放干水后撒入塘泥1000~1200g/m3,搅拌,盖上塑料膜自然发酵;
(3)调节园林废弃物pH:发酵完毕后,将pH值调节至7.5~8.5。
作为本发明栽培混合基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园林废弃物按照含水量分为干、湿两类,含水量小于等于40%的为干园林废弃物,含水量大于40%的为湿园林废弃物,将湿园林废弃物暴晒7~10天进行消毒和脱水,然后与干园林废弃物一起粉碎,得到木屑状或锯末状的园林废弃物,搅匀。
作为本发明栽培混合基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自然发酵为:春夏季发酵3~4周,每3~5天翻一次;秋冬季发酵8~10周,每10~14天翻一次,确保发酵后无臭味。
作为本发明栽培混合基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3)中,使用过磷酸钙调节pH值。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蛛丝毛蓝耳草的方法,其是将所述栽培混合基质置于容器中,再将蛛丝毛蓝耳草小段插入所述栽培混合基质中,充分浇水、正常管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未经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9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