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0019.5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广;李明辉;贾慧珍;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51;A61K47/46;A61K31/1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释放 纳米组装 靶向 细胞膜 近红外光诱导 聚多巴胺 姜黄素 构建 纳米载药系统 有机材料表面 有效利用率 近红外光 抗癌药物 连续挤压 纳米药物 吸收特性 肿瘤部位 肿瘤组织 主动靶向 自组装体 热扰动 再沉淀 包被 疏水 粘附 制备 应用 破裂 癌症 赋予 治疗 运输 | ||
1.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多巴胺层,所述聚多巴胺层内包裹有至少一个姜黄素自组装纳米粒子内核,所述聚多巴胺层的外部包覆有细胞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的平均粒径为90-95nm,所述姜黄素自组装纳米粒子内核的平均粒径为15-20nm,所述细胞膜的平均厚度为7-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的电势为-28~-30mV。
4.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相转变的方法制备姜黄素自组装纳米粒子内核,记为Cur NPs;
步骤2,将聚多巴胺黏附包裹在步骤1得到的Cur NPs的表面,得到聚多巴胺包裹的无载体姜黄素自组装纳米粒子内核,记为Cur@PDA;
步骤3,采用连续挤压法将细胞膜引入步骤2得到的Cur@PDA的表面,得到细胞膜包裹的Cur@PDA,记为Cur@PDA@M。
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制备得到的Cur@PDA@M的平均粒径为90-95nm,所述姜黄素自组装纳米粒子内核的平均粒径为15-20nm,所述细胞膜的平均厚度为7-10nm。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制备得到的Cur@PDA@M的电势为-28~-30mV。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Cur NPs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姜黄素溶解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得到0.5-0.6mg/mL的姜黄素的四氢呋喃溶液,然后用注射器将姜黄素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到剧烈搅拌的纯水溶液中,其中姜黄素的四氢呋喃溶液与纯水的体积比为(0.1-0.3):5,搅拌速度为1000-1500rpm,室温20-25℃下搅拌12-24h,过滤后即可得到无载体姜黄素自组装纳米粒子Cur NPs。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Cur@PDA的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首先称取多巴胺溶解到pH=8-9的PBS溶液中,再加入步骤2得到的姜黄素自组装纳米粒子Cur NPs混匀,其中多巴胺与Cur NPs的质量比为(1-1.2):1,在室温20-25℃下搅拌12-24h,过滤后即可得到Cur@PDA的PBS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Cur@PDA@M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首先应将细胞膜在低温环境下超声使其充分均匀地分散在水溶液中,其中细胞膜与水的质量比为(1-2):1000,再加入步骤2得到的Cur@PDA的PBS溶液,其中细胞膜与Cur@PDA的质量比为(1-1.2):(1-1.2),之后将混合溶液涡旋均匀并静置20-30min,分级过滤制得细胞膜包裹的含有Cur@PDA的纳米自组装体Cur@PDA@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靶向近红外光诱导药物定点快速释放纳米组装体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00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