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1257.8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20 | 分类号: | C03C8/20;C03C8/00;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周会芝 |
地址: | 4616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钧瓷用 青白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然后将烧制后的素胎浸入内层保护釉中进行第一次施釉,待第一次施釉完成后,将表面附着有内层保护釉的素胎放入窑炉内进行第一次烧制,得到半成品A;
步骤二:根据所需要的图案,直接在半成品A的外表面上进行雕刻,雕刻完成后,在半成品A外表面上的内层保护釉上形成图形凹版;
步骤三:对在步骤二中形成的图形凹版进行打磨,打磨后在图形凹版上涂抹一层粘结剂;
步骤四:将加热膨胀釉填充在图形凹版内,得到半成品B,所述加热膨胀釉按照重量比,由42-50份白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3-8份稳定氧化锆、1-5份尖晶石、1-5份顽辉石、3-7份氧化铁和1-3份海泡石组成,将上述原材料与适量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细磨2-4h,即可得到加热膨胀釉;
步骤五:在半成品B的外侧裹一层保温层后将半成品B 放入窑炉内进行第二次烧制,第二次烧制完成后得到半成品C;
步骤六:去掉半成品C表面的保温层,然后将半成品C浸入外层增色釉中进行第二次施釉,待第二次施釉完成后,将表面附着有外层增色釉的半成品C放入窑炉内进行第三次烧制,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烧制为恒温干燥烧制,第一次烧制时窑炉内温度为120-150℃,烧制时间为1-2h,第一次烧制完成后得到半成品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烧制为低温成型烧制,第二次烧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半成品B放入窑炉内,保持窑门开缝2-3cm,然后点火烧制,使炉内温度在半小时内从室温均匀升高至300-350℃;
第二阶段:在300-350℃的温度下,关严窑门,恒温烧制半小时;
第三阶段:使窑炉内温度在1-2小时内从300-350℃下降至100℃,将烧制完成的半成品B取出,第二次烧制完成后得到半成品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烧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预烧制,将半成品C放入窑炉内,保持窑门开缝2-3cm,然后点火烧制,使窑炉内温度在2h内从室温均匀升高至580-620℃,然后关严窑门;
第二阶段:氧化气氛烧制,使窑炉内温度在3-4h内从580-620℃均匀升高至950-980℃,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氧化氛围;
第三阶段:还原气氛烧制,使窑炉内温度在7-8h从950-980℃均匀升高至1280-1300℃,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还原氛围;
第四阶段:冷却,停火待窑炉内温度降至100℃时,将烧制的瓷器取出,即得使用钧瓷用青白釉制备的钧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保温层由95%的过筛泥土和5%的秸秆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筛泥土的粒度不大于150um;所述秸秆的长度不大于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丙烯酸聚合物或a-氰基丙烯酸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钧瓷用青白釉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膨胀釉中还含有0.3-0.5份碳酸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未经禹州市正玉钧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12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