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用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3263.7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5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寺师刚;志村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FMD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导线 | ||
1.一种医疗用导线,其具备第一芯线、第二芯线、以及管状连接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芯线具有伪弹性特性,且从后端朝前端具备后端连接小径部和第一芯线后端大径部,
所述管状连接用具具有伪弹性特性,所述后端连接小径部和所述管状连接用具是示出奥氏体相时的横向弹性模量为17650Mpa以上且21575Mpa以下的NiTi合金,
所述第二芯线具有加工诱导马氏体转变相,且从后端朝前端具备第二芯线大径部和前端连接小径部,
所述前端连接小径部是横向弹性模量为68500Mpa以上的奥氏体系不锈钢线,
所述管状连接用具在全长范围内外径恒定,
对于所述管状连接用具来说,
在一方的前端侧的内侧配备具有锥部的后端第一小径部的所述后端连接小径部,
在另一方的后端侧的内侧配备具有锥部的前端第一小径部的所述前端连接小径部,
所述管状连接用具的一方的前端侧的内侧端部与所述后端第一小径部的锥部抵接,
所述管状连接用具的另一方的后端侧的内侧端部与所述前端第一小径部的锥部抵接,
在将所述后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设为k11,将横向弹性模量设为G1,将抵接位置的外径设为d13,
将所述前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设为k22,将横向弹性模量设为G2,将抵接位置的外径设为d23,
将所述管状连接用具的扭转刚度设为J1,将横向弹性模量设为G3,将外径设为do,将内径设为dol的情况下,
所述前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k22相对于所述后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k11的扭转刚度比(k22/k11)由G2×d234/(G1×d134)的关系来表示,
所述管状连接用具的扭转刚度J1相对于所述后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k11的扭转刚度比(J1/k11)由G3×(do4-do14)/(G1×d134)的关系来表示,
所述前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k22相对于所述后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k11的扭转刚度比(k22/k11)与所述管状连接用具的扭转刚度J1相对于所述后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k11的扭转刚度比(J1/k11)满足
4.85≥(k22/k11)>(J1/k11)>1且,
3.40≥(J1/k11)的关系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导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k22相对于所述后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k11的扭转刚度比(k22/k11)与所述管状连接用具的扭转刚度J1相对于所述后端连接小径部的扭转刚度k11的扭转刚度比(J1/k11)满足
4.50≥(k22/k11)>(J1/k11)>1且,
3.20≥(J1/k11)≥1.20的关系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导线,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管状连接用具的外周和所述第一芯线后端大径部的外周形成有亲水性被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MD,未经株式会社FMD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32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配件生产用上缸式四柱液压机
- 下一篇:压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