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4344.9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0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谢阳腊;陈小朋;苏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C08F212/08;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点微球 制备 方法 产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该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S1,准备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S2,将次良溶剂、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与第一良溶剂混合,且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不与第一良溶剂先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一体系;S3,将量子点溶液与第一体系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二体系,量子点溶液包括量子点和第二良溶剂;S4,将不良溶剂与第二体系混合,得到含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三体系;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为目标量子点微球。该方法可以得到均一性好且小尺寸的量子点微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
背景技术
量子点在生物领域,特别是在生物定量检测领域的应用中,由于检测环境复杂多变,生物标记及检测对量子点的稳定性、检测的灵敏度和精确性要求极高,也因此,现有的量子点材料是无法满足相应的指标要求的。量子点微球作为荧光微球的一种,将发光材料量子点与表面有官能团的纳米级至微米级的微球进行组装,从而实现对量子点的保护,表面易于修饰,信号放大,能够很好的弥补单一量子点在检测过程中信号强度不够,检测重复性差等问题,因此,量子点微球在标记、检测、示踪、免疫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
目前已报道的溶胀法所制备的量子点微球粒径均是在微米级(0.5~2μm),且粒径不均一,无法满足生物试纸条检测上对于宽线性范围检测物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溶胀法由于溶胀合成工艺的不成熟,只能通过对大粒径微球的溶胀,包覆相应的量子点,实现量子点微球的合成。因此亟需一种均一粒径(单分散性好)的、小尺寸的量子点微球制备方法,而小尺寸量子点微球由于比表面积大非常难做。另外,量子点的水氧敏感性也对制备量子点微球带来挑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微球产品,以解决均一性好且小尺寸的量子点微球制备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准备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
S2,将次良溶剂、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与第一良溶剂混合,且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不与第一良溶剂先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一体系;
S3,将量子点溶液与第一体系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二体系,量子点溶液包括量子点和第二良溶剂;
S4,将不良溶剂与第二体系混合,得到含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的第三体系,非溶胀态的量子点微球为目标量子点微球;
其中,所述量子点为油溶性量子点,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为油溶性溶剂,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等于10g,且所述量子点在所述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等于50g,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不良溶剂和次良溶剂中的溶解度小于等于5g,所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在所述次良溶剂中不发生团聚。
进一步地,上述S2包括S21和S22,其中S21:混合次良溶剂与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得到含预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分散液;其中S22:将第一良溶剂与分散液混合,得到含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第一体系。
进一步地,上述S2至S4中的混合包括进行机械搅拌或者超声,且在S2至S4的过程中一直持续混合。
进一步地,在上述S3的第二体系中,第一良溶剂和第二良溶剂质量之和与次良溶剂的质量的比为100:1~1:1。
进一步地,上述不良溶剂与上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50:1~10000:1;上述次良溶剂与上述非溶胀态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质量比为10:1~5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4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